家禽福利

網路或坊間流傳的訊息,常把肉雞與蛋雞(肉鴨與蛋鴨)混為一談,甚至還以此錯誤的認知嚴聲批判業者,例如:以肉鴨的飼養規範要求蛋鴨業者,或者以蛋雞的飼養規範檢視肉雞業者,如此因知識不足所做出的批判,實在令人困擾。

因此,論及家禽福利,以雞為例,必須先認知有肉雞、蛋雞之別。

肉雞的生產與福利

常見的肉雞可粗分為「白肉雞」與「有色雞」兩類。

一、 白肉雞與糧食議題

首先討論生產大宗的白肉雞,白肉雞的飼料換肉率為1.5-1.6(餵食1.5-1.6公斤的飼料,肉雞可增重1公斤),而有色雞的飼料換肉率為2.4-3.0;其次,白肉雞生長期為35日,有色雞則為80-120日。故今日於增產糧食、節能減碳的雙重壓力下,高生產效率的白肉雞,絕對是一種重要的候選畜產品。

二、 白肉雞的用藥迷思

在眾多的畜產品中,白肉雞無疑是食安風險最低者,原因在於:品種穩定,而且小雞的來源固定、符合衛生要求;其次,統進統出(批次生產)的飼養規範,要求肉雞場淨空、消毒後,再將小雞安置其內、妥善飼養,確保整場衛生無虞;再者,牠生長快速,短短數十天內,幾乎無需用藥,藥物殘留風險低,白肉雞飼養過程若還需用藥,勢將不敷成本。

今日白肉雞的品種、以及飼料與飼養技術均優,肉質也不差。民間流傳白肉雞是科學怪雞,飼養過程注射藥劑、食用荷爾蒙,其實不然;白肉雞早已育種為生長快速的品種(如前述約35日便可長成),並非依賴藥物。

三、 白肉雞的生產流程

I. 白肉雞的飼養供應鏈與生產環境

種雞場直接供應小雞予肉雞場(有些土雞會把小雞養大一點,再轉往肉雞場飼養),飼料廠為其間各層級雞場供應飼料,小雞長成後,送往屠宰場,或經加工調理,進入最終的消費市場。

白肉雞飼養場,多數採行工廠化的大量生產模式,場內幾無異臭,房舍配備水簾降溫、風扇通風,白肉雞飼於環境控制的室內空間,較無衛生安全疑慮。

台灣亦有採行人道飼養的白肉雞業者,其飼養密度低,且贏得多項標章認證,雖然售價較高,仍可獲得某些死忠消費者的支持,故可持續投入生產、改善。

II. 台灣尚未訂定肉雞人道飼養規範

雖有某些業者接受專家輔導,投入肉雞人道飼養的行列,但是截至今日,台灣尚未訂定肉雞人道飼養規範。

國際間訂定的肉雞人道飼養規格,一般而言,除了無需設置產蛋箱,其餘條件與蛋雞無異。

III. 白肉雞無需棲架

供與雞站立的棲架,須依據動物福利科學訂定設計準則,諸如:棲架的長寬、形狀等細節;然而,經現場實地觀察,白肉雞幾乎不站立在棲架上,牠平日僅蹲站於原地休息、少有活動,僅在吃食飼料、飲水時才移動身軀,因此在白肉雞的飼養規範中,依其習性,棲架並非必要的設計。

圖片由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供

四、 有色雞與放牧土雞

除了白肉雞,肉雞尚有非白色羽、艷彩紛呈的有色雞,坊間常見的鬥雞、閹雞,或消費者俗稱的「土雞」,均為有色雞。有關雞的歷史、用途、品種,以及品種之間如何判別,雞腳掌顏色等等細節,可另闢專章討論。

消費者普遍喜歡野外放牧的有色雞(土雞),然而放牧飼養的動物常有寄生蟲的困擾;此外,放牧雞有機會與野鳥接觸,而野鳥有傳染禽流感的風險,野鳥糞便也混有寄生蟲。動物放牧的畫面令人心曠神怡,但背後實潛藏著疫病問題。

歐美施行放牧的國家,因為禽流感的威脅,漸有將放牧轉型為室內飼養的趨勢,此即所謂「室內放牧」,該飼養方式規範動物在室內的運動場面積,須等同於室外放牧,該運動場僅供運動、玩耍,不可置放其他飼養設備。

疫情日趨緊迫的今日,可預見未來的動物飼養將逐漸轉向室內,台灣為候鳥遷徙必經的中途站,尤其須正視此議題。(將於後續「豐富化籠飼」段落中詳述)

五、 閹雞:源自台灣特殊的飲食習慣

台灣有部分消費者喜歡閹雞,盛讚其肉質肥嫩,但閹雞的過程須將雞腹切開,取出睪丸(事前未麻醉、事後未縫合,處理不當,雞有染病或死亡的風險),就動物福利的觀點,閹雞行為該當予以禁止;但如果消費者堅持購買閹雞,不願改易飲食習慣,就如同嫌惡未去勢豬肉的異味,那麼「禁止去勢(閹)」的福利條款只得取消,畜產業者只能繼續為動物去勢,忽視動物的痛苦了!

就法律面而言,「動物保護法」、「實驗動物照護及使用管理辦法」等與動物福利相關的法律,一旦與規範人類權益的法律相抵觸,通常以人的權益為尊;此外,在宗教、文化、民俗領域,人的權益也凌駕於動物福利之上。因此,處理人類可否為禽畜去勢的命題,端看該國人民是否需要這樣的畜產品,如果確為需要,那麼該動物福利條款多半得讓位於人,動物也因此無法享受牠應有的福利了!

補註:動物權 v.s. 動物福利

動物權論者認為所有動物同等重要,無論蟲蚤、禽畜或野生動物,盡皆不容人類侵犯,人類也無權利用動物;與此相反,動物福利科學則構築於人類利用動物的前提之上,討論如何確認、並滿足動物的需求。

因此論及畜產業、實驗動物等議題,須以動物福利的視角相互攻防,斷不可以動物權的理念批判動物利用的領域,網路上常流傳此種似是而非的批判言論,其實已違背了基本的邏輯理則。

蛋雞的生產與福利

依蛋殼顏色,蛋雞可區分為白殼與褐殼蛋系兩大類,白羽雞產白殼蛋,褐羽(有色)雞產褐殼蛋,同一品種蛋雞也有白殼、褐殼蛋系可供選擇。

蛋雞於中雞階段約70-80日齡已有產蛋能力,120-140日齡開始正式投入生產,產蛋可持續1-2年。

一、 蛋雞生產流程

蛋雞生產流程始於種雞場,種雞自然交配、下蛋,並人工孵化出小雞,小雞出生後須及時注射預防針。

坊間流傳為雞注射抗生素、生長激素的說法,此為不符事實的謠言,一雞舍通常飼有上萬隻雞,一隻隻為牠們注射如何可能?僅有在還易於控制行動的小雞階段,方有注射預防針的可能。

現代化種雞場備有一為小雞注射的半自動機台,機台設有大小洽容小雞頭頸的固定座,現場從業人員逐隻將小雞置放於固定座,隨後自動進行預防注射,且在同一機台上接續完成性別區分、人道剪喙(容後詳述)二程序,再依定數分箱進入飼養流程。

小雞孵化數天後,送往中雞場培育(肉雞則多半直接送往肉雞場,但也有某些土雞設有中雞場,依各雞場制定的飼養準則而定),待其初步茁壯、易於飼養之後,再送往蛋雞場,正式進入生產階段。

二、 推動蛋雞福利的幾項思考

全球公認三種蛋雞人道飼養模式,分別為豐富化籠飼、平飼與放牧,用以改善集約飼養、忽略動物需求的格子籠飼。探討前述幾種飼養模式之前,在落實蛋雞福利的前提下,先行討論下述幾項議題,期能有助於動物福利與畜牧生產其間基礎概念的釐清。

I. 人道畜產運作的主體——人

究其實,人(生產者、消費者)才是人道(或稱友善)畜產運作的主體。

動物終究由人來照料,生產模式亦由人來決定,討論人道畜產必須將人也納入考量,否則恐有本末倒置之虞。某些批評言論忽略人的角色,好似人無需賺取工資,工作也不會疲累,畜產業盡皆大發利市,如此偏頗,無助於動物福利的推動。

此外,今日動物遭受不好的待遇,除了源自部分生產者貪圖工作便利之外,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生產者投入改善,無法自消費者的購買行為獲得回饋。換言之,光鮮亮麗的人道飼養背後,其實隱含著飼養土地面積、人力資源、設備成本、飼料浪費增加,以及生產效率降低的現實,這些因素直接迫促人道畜產品的售價上揚,如果消費者不願接受或拒絕購買,也就間接或直接地顯示消費者反對生產者投入人道飼養,動物處境亦無法獲得改善。

進一步探討人道畜產的規範建置、推動範圍,以及人道飼養、動物福利該當施行的程度為何?我們必須同時考量消費者習慣、政府政策、產業結構、生產環境與動物福利等五大面向,於各面向利弊得失的交會處,方能做出有效的推動策略。然而,台灣的現狀並非如此,揮舞動物友善大旗者,多半側重於動物福利與政府政策二領域,著力於逼迫政府制定動物福利政策,忽略消費者習慣、產業結構、生產環境等面向,最終導致政策的推動窒礙難行。

II. 家禽不是野生動物

家禽不是野生動物,為牠提供自然的野外環境,不必然讓牠擁有快樂的生活,此為推動人道飼養所須瞭解的前提。

以放牧飼養為例,如果為牠們興築房舍,令其自由進出,其實許多動物仍會選擇留在室內房舍,而不是室外的自然環境;又如貓狗,如果「自然=快樂」,那麼為何「動物保護法」禁止棄養貓狗?貓狗擺脫人類束縛、自由自在、回歸自然,應該能快樂生活吧!事實不然,原因在於貓狗、禽畜經人類育種、長期馴化,已適應人類為牠準備的人為環境,自然環境已無法成就牠們的快樂生活。

III. 動物與人,共體時艱

推行人道、友善飼養,須因應國情不同而有適度的調整,若將動物福利無限上綱、忽略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則,將不利於動物福利的推動。

常有人以歐盟、澳洲的動物福利水準要求台灣畜產業,這合理嗎?

就土地面積分析,國民每人所享有的生存空間,歐洲約為台灣的20倍,澳洲約為台灣的210倍;就人口密度分析,澳洲每平方公里3人,歐洲32人,台灣則為632人;其次就家禽飼養密度而言,澳洲每平方公里10隻,歐洲48隻,台灣則為3407隻。

台灣的動物與人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共享生存空間,但台灣地狹人稠,動物與人須共體時艱,兩者的土地分配,理應符合比例原則;若有人以歐盟動物享有土地面積的標準,要求台灣比照辦理,此亦不符比例原則。

IV. 人道飼養模式與非籠飼迷思

2014年台灣公告「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此非強制要求所有業者遵循的法令,該生產系統全依憑業者意願、自由加入。

其次,全球公認(台灣亦在內)三種蛋雞人道飼養模式,首先是豐富化籠飼,其次為平飼與放牧。然而,近來坊間常有歐盟廢除籠飼的傳言,包含豐富化籠也在廢除之列,此言非真;該傳言源自部分歐洲消費者排斥籠飼生產的畜產品,促使某連鎖超商以非籠飼為訴求刊登廣告,並聲稱某年某日不再販賣籠飼產品,意欲爭取消費者認同,並非已完成立法禁止籠飼。

如前述,歐洲每平方公里飼養48隻家禽,台灣需飼養超過3400隻,兩者約有70倍的差距;其次,歐洲土地是台灣的20倍,將籠飼轉型為平飼、放牧,土地取得較為容易,台灣土地資源有限,住家附近又排斥畜牧場進駐,業者難以尋得土地增設畜牧場;再者,歐洲土地足以自行生產飼料作物,但台灣飼料則需仰賴進口,在在限制台灣全然仿效歐洲的可能性。

圖片由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供

三、 人道飼養與格子籠飼的差異

人道飼養須以人為本,針對消費者關切畜產品的某項特點,業者願意投資滿足消費者期待,消費者也願意花較高的價錢購買,該項特點才有可能落實於生產,最終得於市場販售。

關於蛋雞人道飼養與格子籠飼的差異,分述如下:

  • 食物、飲水均須滿足營養均衡的要求,兩者差異不大。
  • 每隻雞平均享有的生活空間,人道飼養規範至少750 cm2,大於格子籠飼的450 cm2
  • 群養雞多以剪喙、剪爪避免互啄,雞一旦受傷,容易遭受群體攻擊;若堅持不剪,雞場必須投入大量資金,備妥配套飼養方案,如增加活動空間、避免衝突,普設隱蔽區域,供弱小者躲避,或適當調整雞舍內光線,才能預防牠們彼此傷害。人道飼養則規範至多只能在小雞階段進行一次「人道剪喙」。人道剪喙以適度能量的紅外線燒灼雞喙前端,過程中小雞不感疼痛,燒灼後牠能立刻進食,便是明證;剪喙後,雞喙仍會生長、呈鈍圓狀,不致啄傷同伴,這也是國際間認可、符合人道飼養標準的程序。
  • 人道飼養於「動物表現自然行為」一項著墨較深,諸如:棲架,讓雞能昂揚站立;產蛋箱,讓雞能在隱蔽處產蛋;爪爬、沙浴區,提供玩耍、娛樂的空間。經濟動物不是野生動物,需求與人也不盡相同,業者所施予的人道飼養條件,不能僅依賴擬人化的感覺或猜想,而是透過一連串的科學實驗,確認何為雞最喜歡的動作或行為,實驗的關鍵在於「加重推門」的設計,如果牠願意使勁推開門,使用門後的設施(如棲架),我們便能確認該設施適可滿足牠的需求。
  • 某些蛋雞場在產蛋效率下降時,採行「強制換羽」,亦即縮限飲食、飲水,造成生理緊迫而停止產蛋、羽毛脫落,同時讓產道休息,而後再恢復正常生活,該批蛋雞又可創造生命中另一產蛋高峰;人道飼養則禁止強制換羽。若單就農民的收益檢視,不換羽直接造成產能損失,人道飼養避開此做法,讓雞免於換羽期生理緊迫的痛苦,消費者若體認雞的痛苦,便應接受以較高蛋價購買人道產品,支持農民人道飼養的作法。

四、 蛋雞飼養方式:在動物、消費者與生產者之間

蛋雞因為生產量大,生產期程較長,業界對其人道飼養的著墨較深。以下自傳統的格子籠飼談起,並延伸討論人道飼養的平飼、放牧與豐富化籠飼的環境營造、飼養管理與利弊得失。

I. 格子籠飼

格子籠的運用肇始於二戰後的糧食危機,目標在最小的土地面積上進行集約式的大量生產,謀求最高的產量;流程中引進自動化、機械化設備,節省人工,提升效率;此外,將雞限制於一格格的空間中,管理員可輕易掌握每隻雞的健康狀況。

民間謠傳格子籠的飼養環境骯髒,雞長期在滿佈糞便的環境下生活,疫病叢生;事實正好相反,格子籠的設計正是為減少疫病、防止污染而生。尤其格子籠對於球蟲的預防極具成效,雞若頻繁接觸土壤、糞便,便容易遭球蟲寄生,而格子籠的設計雞幾乎不會接觸到糞便。

「芬普尼事件」

曾有傳言格子籠飼易染寄生蟲,故得使用芬普尼驅蟲;事實正好相反,格子籠飼設計長於控制疫病,反而減少用藥風險。

其實,平飼的墊料或放牧的環境,更容易碰觸糞便與沾染寄生蟲,所以常在批次生產空擋、房舍清空時使用藥物(含芬普尼)消毒,但用藥後須靜候一段時間,待停藥期過後,才能讓下一批動物入住房舍。若業者疏於停藥期的管制,便有可能爆發食安風暴。

地狹人稠國家的糧食自給率問題

高效率生產的格子籠飼,每隻蛋雞享有450 cm2的面積,該法最大缺憾在於雞的生存空間遭受緊迫的限制。

就養雞的佔地問題而言,同樣大小的土地若轉為平飼,約莫只能容納格子籠飼數量三分之一的蛋雞;若轉為放牧,則只能容納少於七分之一的蛋雞。

曾有傳言聲稱格子籠的飼養成本高於放牧,其實不然,台灣地狹人稠,單就土地一項,放牧的成本便已居高不下。

2020年,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為31.7%,亦即68.3%的糧食仰賴進口。近來國際貨運受疫情、戰爭影響,飼料作物因極端氣候而減產,目前諸多民生消費品已面臨漲價的壓力,台灣的糧食供應隨時可能因國際突發事件而捉襟見肘,今日的缺蛋風波便是諸多例證之一。台灣糧食自給率偏低,如何在有限的國土上生產最大量、足供台灣人食用的糧食,實是刻不容緩的重大議題。

審酌台灣糧食供給的現況,糧食增產的重要性恐怕要高於動物福利的追求。

如果台灣突然無法進口飼料餵養家禽,以台灣目前養雞4,300餘萬隻,養鴨200餘萬隻的產能計算,這些蛋僅足夠台灣人三天食用。如果今日再推行人道飼養,產蛋量僅餘原來的三分之一,台灣能承受蛋價飆升?或長期缺蛋嗎?

消費者為推動人道飼養的原動力

如果提高售價的人道飼養產品,能獲得消費者以實際購買行動的支持,那麼推動人道飼養,何樂而不為;但針對台灣全民的糧食供應問題,還是必須思索如何在單位面積的土地上求取最大量糧食生產的問題。

越是讓動物自由自在的飼養方式,生產者能掌控的條件便越少,變數也相形增多,也順勢提高飼養管理的難度與成本;這些都需要消費著的支持才能持續進行。

以英國人道飼養轉型的過程為例,消費者願意關心食物的生產、瞭解動物的飼養方式,加之以大型通路商居中推波助瀾,蛋農必能感受到消費市場的壓力,願意因應市場需求投入改善。消費者的作為實為推動人道飼養的原動力。

圖片由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供

II. 平飼

平飼每隻雞平均享有800-1000 cm2的面積,場中備有產蛋箱、棲架,雞可於場中自由活動。

網格地面:保護雞腳、預防疫病

某些平飼雞場以架高網格地面取代墊料,此網格經過特殊設計,可讓雞舒服踩踏其上,保護腳掌不致受傷;糞便從網格縫隙自然流洩而下,不致讓雞踩踏到糞便。

某些團體抗議該網格地面,希望能在地面鋪設墊料(或土),認為這樣才趨近雞自然生長的環境。然而,自然不等同於福利,殊不知台灣溫暖潮濕的氣候,墊料沾染糞便,正是球蟲等寄生蟲孳生的溫床,墊料潮濕也容易讓雞腳掌因皮膚病而潰爛;而且使用墊料,須備有更大的雞舍空間、並增加人力等飼養管理成本,方能定期清理、替換墊料。因此對網格地面的批判,又是人依憑自己的感覺、臆測動物福利的另一事例。

平飼雞因飼養管理疏失,容易造成腳掌潰爛;反觀籠飼,腳掌受傷比例低、傷勢也較輕,就腳掌健康而言,籠飼的動物福利實佔上風。也就是動物福利並非聽憑人的意見,而是要「問問動物的意見」,從動物行為、環境、疾病、受傷、生理指標等多方面進行統計分析,甚至可設計多元設施,讓動物自行選擇。動物的選擇方為動物福利的真實指標。

產蛋箱的設計重點

產蛋箱須依動物習性設計,讓雞願意進入產蛋箱產蛋,首先,產蛋箱內可容納多隻母雞,因牠喜歡與同伴一同產蛋;其次,雞受環境因素影響,幾乎在同一時段產蛋,故產蛋箱的數量須準備充足;再者產蛋箱前須設有平台,雞須先跳躍至平台上,再走進產蛋箱,若無平台設計,雞很難直接跳躍、進入箱內。

於產蛋箱附近增設自動集蛋、輸送帶的設備,可免除人工撿蛋的工作負擔。

層疊式平台:中雞訓練先行

某些團體曾對平飼提出建言,訴求層疊式的平台設計可為動物創造更大、更多元的生活空間;但台灣業者未能採用,原因在於:雞須得經過中雞場的訓練,包括上下跳躍,使用新設計的飲水頭與飼料槽,適應這層層高疊的生活空間,最終才能在養雞場順利進行生產。

該新式設計固然好,但中雞場須先行投資設備,並設法為動物進行訓練,一旦訓練模式確立且能有效運作,諸多養雞場也要建構新設備,這一切均須投入人力、時間與資本,同時還得獲得消費者的正面支持,並非一蹴可幾。

以此新設計的投資為例,政府實無法立法要求全面人道飼養,假若全面施行人道飼養,雞蛋產量減少三分之二,蛋價飆漲,大部分消費者是無法接受的,官方也只能以緊急危難救助的方式涉入處理,斷然無法長期介入、平抑蛋價,終究得回歸自由市場機制方為正途。以台灣現況而言,僅有少部分消費者支持人道飼養,願意付出較高的價錢,此支持比例若能持續增加,業者才有投資新式設備的可能。

即便所有消費者都能接受人道飼養的產品,但是馬上得面臨產量銳減的糧食危機,如何同時兼顧動物福利與糧食供給的問題,須得另行思考飼養策略。

III. 放牧

除了平飼的室內房舍,放牧須再為雞準備室外的活動空間,室內與室外聯通的開口大小、室外活動面積、室外活動的最遠距離、室外植樹或遮蔭空間等等,均有詳細規定。一般而言,放牧的室外活動空間須為室內空間的兩倍以上,若有牧場的室外活動空間面積小於前述規定,便不能稱之為放牧,只能稱為平飼。

網路常可見雞在草地遊玩的放牧圖片,基本上雞勤於啄食草地,除了質韌如茅草者尚能存留,難得會有完整草地的畫面,更別說有花圃做為背景,消費者須能判別此類圖片的真偽。

亦有業者於山上放牧,全無空間上的限制,讓雞自由活動;然而,過度野放的雞常在野外下蛋,不但增加業者飼養管理的負擔,工作人員在室外撿拾的蛋,也無法追溯它的產蛋日期,品質與食品安全皆有疑慮。

放牧雞(平飼亦然)如不剪喙,依然常有互啄或打鬥導致受傷的情形。

放牧飼養除了戶外環境,亦需備有室內雞舍,雞在雞舍內進食、飲水,戶外有任何驚擾,雞還是會回到雞舍內躲避,雞在室外不盡然安全、快樂。

IV. 豐富化籠飼

豐富化籠飼,每隻雞可享有至少750cm2的面積,除了飲水、飲食外,設有棲架、產蛋區,另有集蛋槽便於雞蛋收集,並有磨爪等相關的玩耍設施,豐衣足食、享有溫濕控制的環境,與野外環境相比,不見得落於下風,同時兼顧工作人力、生產效率、環境控制與動物福利。

豐富籠中的棲架因籠高限制,不能設於高處,但雞仍然願意踩踏其上,這是經過專家精準計算所提供的動物福利。

若平飼、放牧業者無良,仍可偷偷施行強制換羽;然而,豐富化籠飼的生產系統無法進行強制換羽,因為室內雞羽紛飛,空調通風系統會因羽毛堵塞而停擺,業者無法造假。

圖片由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供

豐富化籠:台灣養雞產業的解方

就台灣畜產現況而言,豐富化籠飼是非常重要、有效的飼養方式。台灣須得在有限土地上生產足夠的糧食(單位面積上的雞飼養數量,隻/km2,台灣:歐洲=3407:48),此時若欲將動物福利納入考量,不得不採行「向上發展、蓋大樓」的飼養策略,亦即將雞的飼養籠舍向上疊加,爭取更多的飼養面積,秉此,豐富化籠實為台灣養雞業的解方。

豐富化籠飼作為台灣養雞產業的解方,除了因應土地資源短缺之外,飼料也是另一項重要的因子:台灣未種植飼料作物,飼料須仰賴進口,相較於平飼、放牧雞動輒浪費飼料,籠飼方可精確餵食、確保高生產效率,最大化飼料的利用價值。

其次,極端氣候降臨,戶外飼養的動物更難以調節、適應驟冷驟熱的天候,畜產業者實須為動物建置一通風良好、溫濕度控管的居住環境,確保動物健康與生產量;

再者,傳染病威脅日盛,據農業大國的傳染病防治規範,開放式(戶外)畜牧場設置須遠離人煙至少5公里,不僅人類的固定居所,即便是人可能到達之處(如道路)亦在考量之列,如此才能免於疫病侵擾;但台灣實在無法符合此規範,故設置密閉式(室內)畜牧場與外界隔絕,方能有效防治傳染病。

此外,鄰近住戶抗議畜牧場傳來臭味、噪音,迫使畜牧場須將動物帶入室內;此外,若業者考慮轉型為平飼或放牧,又想維持產量,便須在原有畜牧場附近再添購土地,但鄰近四週大都已有住戶,擴充土地的可能性大為降低。若想將平飼場地向上發展,加蓋2樓或許可行,但加蓋3樓以上便不符成本。

歐盟並未廢除豐富化籠

台灣某些團體刻意聲稱籠飼為罪惡,只有平飼、放牧方為動物友善的飼養方式,若然,預估台灣至多只有10-15%的雞場有機會轉型為平飼、放牧,這是台灣難以突破的瓶頸,若真為全體台灣的雞好,豐富化籠飼實為兼顧糧食生產與動物福利的最佳方案。

歐盟訂定友善飼養規範時,對平飼、放牧或豐富化籠飼進行科學實驗,結果顯示豐富化籠飼的綜合福利水準高居第一,僅因消費者臆想籠子等同於囚禁,因而憎厭籠子,其實就科學數據而言,雞在豐富化籠中生活是最開心的,而非平飼或放牧。

根據2017年的統計,於2010年歐盟仍有近半數(45.4%)的雞生活於格子籠,截至2015年,部分牧場(4.2%)因為地區差異,仍有格子籠存在,雖然法令明定於2012年廢止格子籠。而2015年已有56.1%改為豐富化籠,幾乎皆自格子籠業者轉型而來,平飼、放牧的成長有限,借助於歐洲國家的經驗,若要使格子籠轉型為友善飼養,最快的方案應為豐富化籠飼。截至目前為止,未有法令公告廢除豐富化籠,但部分人士擾嚷著歐盟全面廢籠的趨勢,要求台灣跟上世界潮流,蓋與事實不符。

總之,平飼、放牧、豐富化籠飼均為國際認可符合動物福利之飼養方式,端視消費者喜好做選擇,再者,目前歐盟並未廢除豐富化籠,斷不可為傳言所惑。

「非籠飼」訴求的瓶頸

目前台灣已有許多業者為提升動物福利投資豐富化籠,卻遭逢動保團體「非籠飼」訴求打壓。其實台灣限於土地資源,推動非籠飼(平飼、放牧)有其瓶頸,約莫僅有10-15%的雞場有機會轉型為平飼、放牧,但若推動豐富化籠飼,則100%的雞均有機會享受生活品質的提升。

放牧好比烈日下孩童於遊樂場玩耍,平飼好比孩童於室內遊玩,豐富籠則是在有空調、空間變化豐富、備有諸多遊樂器材的室內遊樂場,並非不人道的設計。對比於格子籠,雞無論轉為平飼、放牧或豐富化籠,生活品質均可獲得改善。尤其以台灣的畜牧條件,豐富化籠有其存在的必要,獨厚平飼、放牧,打壓豐富化籠飼,並不合理、也不必要。

若真心為雞好,而且有機會讓雞自格子籠移居入住豐富籠,為什麼要阻擋牠呢?非籠飼倡議者有問過雞的意見嗎?畢竟目前全台灣尚有超過90%的雞住在格子籠裡,如果雞生活於格子籠,有如囚禁於牢籠,生活品質評比只有20分,基於台灣土地有限的現實,讓10%的雞入住100分的雞舍(平飼或放牧),80%的雞入住80分的雞舍(豐富化籠),全體雞的福利皆可獲得提升,消費者亦可依其喜好選擇產品(當然須得接受較高的蛋價),毋寧是真為動物好的一項提議。

(文章整理自2022.04.25廖震元博士線上講座內容,刊頭圖片由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