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蛋連台冷知識 (五):蛋雞福利與飼養方法的在地化

「有聽過『揠(ㄧㄚˋ)苗助長』這句成語嗎?知道它的意思嗎?」
「我知道!那個人就是把小苗壓下去,以為埋深一點比較好,真笨!」
「不是啦!揠是『拔』的意思,那個人是把幼苗從田土裏往上拉高一點,幻想它能快快長高,哪知道隔天苗都死光了!其實那個人應該先搞清楚那棵苗的特性,才不會用錯方法,適得其反!」

非籠飼(本文暫定為放牧與平飼)與豐富化籠飼,同為歐盟認可得以提升蛋雞福利的飼養方法,而哪一種方法能提升蛋雞的生活品質,同時兼顧高品質、食品安全的要求,又能符合台灣在地的環境(自然、人文)屬性,才能在台灣做大規模的普及與推廣。蛋雞飼養方法很重要,適合台灣的方法更加重要,否則揠苗助長,不但無益,反而有害。

前文提及,就生活空間、或滿足雞的自然行為而言,非籠飼的設計有較佳的表現,但是較諸傳統籠飼,非籠飼在飼養管理上須投注更多人力資源,一旦有人員疏失,將損及原本福利設計的美意,甚至招致疾病疑慮與食安風險。

首先,放牧必須於白天讓雞到戶外活動,入夜返回雞舍休息,雖然這符合牠的自然行為,但仍需人力確保所有的雞回返雞舍;否則突如其來的驟雨、強風、或野生掠食者侵擾,將有違福利原則,陷雞於險境。

其次為疾病疑慮,放牧的戶外空間,增加雞與環境寄生蟲(球蟲、蟎蟲)、細菌(沙門氏菌)、病毒(禽流感)接觸的機會。專家指出:為降低放牧的傳染病風險,牧場位置須與其他牧場、道路或民居相距5公里以上;或在牧場設計分隔的兩區,採取輪牧的作法,切斷寄生蟲的繁殖週期;甚至歐洲國家正在檢討放牧的禽流感風險,考慮讓放牧雞回歸室內。平飼則須留意墊料的維護,否則,雞易罹患呼吸道疾病,或感染寄生蟲。

再者為食安風險,(一)雞感染細菌、病毒,致使產出的雞蛋也遭污染,尤其是沙門氏菌或禽流感,人們誤食將有危及生命的風險;(二)若雞未在巢箱產蛋,蛋農不易確認其產蛋時間,也就無法確認其新鮮度,同時該蛋也易受雞糞污染,徒增食安風險;(三)如果放牧的土地有戴奧辛、重金屬或農藥污染,雞啄食地面,便有機會把這些土地污染物殘留在雞蛋裡。此處強調福利與食安為獨立的兩項因子,必須同時加以考慮,兩者雖緊密關聯,卻不必然是正向相關,換言之,「快樂」雞蛋不一定就有食安的保障。

就自然環境而言,相較於高緯度的歐洲國家,台灣氣候溫暖、潮濕,容易孳生病原,又再加成上述的食安風險與疾病疑慮;其次,颱風時節的暴風豪雨,加上極端氣候的推波助瀾,除了必須提供遮風擋雨的遮蔽設施之外,戶外雞群照顧者的工作負擔也勢必大為提升。

如上所述,非籠飼並非必然可提升雞的福利,反而須仰賴更完善的飼養管理方針,以及日復一日的徹底落實;稍有疏失,將使雞的生活更為悲慘,深陷疾病的困擾,同時也造成產出雞蛋的食安問題,危及動物免於恐懼、免於身體不適、免於痛苦、傷害和疾病等幾項自由。而豐富化籠飼或可在滿足蛋雞福利的要求下,自飼養方式的源頭設計,簡化或緩解前述非籠飼的諸多疑慮。

最後、也是最為重要的人文環境因素,那就是台灣消費者的購買意願,以及有限的土地資源,此二者更加深化學者對豐富化籠飼的可行性認同,細節如何,請見下回分曉。

參考資料

  1. 經濟動物友善飼養──蛋雞篇
  2. 溏心蛋、半熟蛋有細菌嗎?該怎麼殺菌?
  3. 保障「雞權」 瑞士打造全世界最嚴格的養雞標準
  4. 農委會修訂〈雞蛋友善生產定義與指南〉 蛋雞友善飼養 標準更嚴謹
  5. 畜牧產業新趨勢:採取「人道飼養」達成動物福祉,更有助於提升營收!
  6. 偷偷告訴你~畜產專家廖震元要來教你挑好蛋
  7. 雞蛋友善生產系統定義及指南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