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講座的主講人為「御正人道肉雞場」(以下簡稱「御正」)場主:黃勝裕,講座內容以白肉雞的人道飼養為核心,並分享雞場如何轉型,以及過程中遭遇的困難;其後,邀請畜產專家廖震元博士與談,與主講人進行深度對話。
御正人道肉雞場的轉型與價值
一、 多認證標章的白肉雞業者
御正領有多項認證標章,首先是「產銷履歷農產品」標章,該履歷可追溯農產品生產的源頭,保障消費者權益,七年前(2015)御正率先導入產銷履歷系統,在台灣白肉雞產業中拔得頭籌。
其次,御正亦取得「人道」、「友善畜產」雙標章認證,截至今日,仍為全台唯一領有該認證之白肉雞業者,此二標章的宗旨在提昇動物福利、維護環境永續。其中,友善畜產標章特別強調維護環境永續發展,該認證內容除了人道飼養之外,另有重要的稽核點,第一,不得濫用藥物;第二,場內斃死/淘汰雞的處理,須依循合法途徑銷毀,不可隨意棄置、污染環境,甚或流入消費市場、危害食安。
御正摒棄傳統定期投藥的飼養習慣,而其不用藥的「依據」來自於機能性飼料;也就是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確保發揮其功能性、機能性與安全性,並獲得「機能飼料」標章的肯定。
再者,御正因應環境永續價值,申請並順利獲發「綠農場」標章,因其落實於牧場搭載太陽能光電板、畜舍安裝節能燈具等措施,相當於每年減少100萬噸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二、 一頭栽入養雞事業
御正創立至今已有30年歷史,場主黃勝裕14年前投入雞場,協助父親打理、經營,至於當初為何會一頭栽入養雞事業呢?這可回溯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背景:當年雞肉開放進口、價格低廉,且進口比例逐年上揚。
相較於土雞、蛋雞,白肉雞是所有家禽產品中產值最大者,而且早年台灣養雞的利潤並不差;但面對進口雞肉入侵,農民不得不削價競爭,而進口量年年增加,農民利潤也逐年下探。
因應此局,農民被迫採取擴大飼養規模的對策,然而一窩蜂增建養雞場,反而引發種雞場小雞物稀為貴、售價上漲的問題。附帶一提,在所有家禽之中,白肉雞的小雞要價最高,目前在台灣售價約新台幣35元,14年前12元,30年前僅2-6元,漲勢驚人,今昔飼養成本相當不對等。
當年正值養雞利潤奇差、父親不得不增建雞場的困難時刻,而基本上從農業者沒有固定的上下班時間,尤其畜牧業者突遇氣候驟變,例如:寒冷的冬夜,巡場探雞必不可少,勝裕深感父親需要幫手,毅然返鄉養雞。
起初父親強烈反對,認為養雞產業封閉,整天面對雞,恐怕會討不了媳婦;最後,勝裕堅持做自己該做的事,投入自家的養雞產業,當然也順利完成終身大事,現在是4個小孩的爸爸。
三、 肉雞飼養「總量管制」,養雞場毫無尊嚴可言!
進口雞肉實在太便宜了!台灣的原物料、飼料仰賴進口,國產雞肉無法取得價格優勢,長期以來市場重複上演價格戰,養雞業者不僅利潤差,甚至失去尊嚴感。
2011年,台灣8大電宰場,聯合提出「總量管制」的作法,意圖將上游之飼料廠、種雞場的產能,與契作農民的飼養量能進行垂直整合。
當時農民飼養一隻雞,全雞淨利僅新台幣1元,利潤奇差無比!
這些電宰場在未經整合之前,確曾存在自由市場的良性競爭;但整合之後,每位農民被要求只能生產指定數量的雞,交付予指定的電宰場,不可輕易更換,目的在謀求雞肉市場價格穩定。然而,若遇飼料換肉率不佳等飼養問題,欲向飼料廠、種雞場反應,總是無疾而終。
養雞場毫無尊嚴可言!
如此環境下,農民背負所有的風險,飼料自己買,小雞自己買,還得承擔飼養過程中所有的成本與損失,包含燃料、水電等費用,養成的雞最終卻得不到合理收購的「行情價」。
總量管制的執行者總有一套說法:進口雞肉太多,「賣壓」(銷售壓力)沈重,因此必須管控雞肉的價格。
當此情勢,勝裕心想:「有一天能夠自己出來賣雞肉,該有多好!」
四、 邁向認證之路,始於產銷履歷
大部分的消費者只關注價格,市場總是一味的比價,而荒謬的是國產雞肉的價格永遠不敵進口雞肉。
當時在地養雞業者常說國產雞肉的優勢在於現宰、新鮮,但這些特色似乎讓消費者無感,除非有其他訴求能打動消費者,例如:闡述該訴求對產業發展有何助益。
勝裕在妹妹的協助下,開始打造御正全新的養雞事業,勝裕負責飼養,妹妹負責行銷、與消費者交流,標榜國產雞肉的優勢,正式跨足雞肉販售的領域。
銷售之初,辛苦異常,因為國產雞肉的成本高,價格很難讓消費者接受,因而思索如何改變,進一步與削價競爭的產品做出區隔,最早迸發的想法便是產銷履歷。
投入產銷履歷系統建置之初,驗證單位甚至有「為什麼要做這個東西」的提問,因為當時業界無人投入,因此也不知該如何著手。所幸,勝裕早年曾受獸醫專業訓練,對於生產紀錄較不陌生,於是一步步整理資料、建立產銷履歷,順利取得認證之後,期許能與其他市售產品有所區隔。
在市場推行一段時間之後,結果並不如想像中美好,於是兄妹兩人進一步思索:也許產銷履歷並不是消費者真正想要的,也許除了產銷履歷之外,還要取得更多的認證與驗證,提升產品的價值,而非僅靠產銷履歷來抬高產品的價格。
五、 動物福利:讓消費者有感
當時妹妹時常與消費者、餐廳業者接觸,而白肉雞最常被詢問的莫過於「打針」,以及是否使用抗生素、生長激素等問題。即便是今日,白肉雞約35天即可長成,是否注射生長激素、抗生素,或使用荷爾蒙?部分消費者仍有這樣的疑問,雖然眾所週知這是品種培育的結果。
此外,消費者也關心雞是否飼養於籠內,是否遭受虐待?
經過連番與消費者交流之後,勝裕兄妹二人方才瞭解,除了產銷履歷的源頭管理之外,尚須強化動物福利。
當時民眾普遍以為養雞業者必然會虐待動物,而且讓雞服用不當藥物,造成孩童食用雞肉後提早發育,諸如此類的觀念廣佈於台灣社會、已然根深蒂固。為了突破上述刻板印象,也曾不厭其煩地與消費者溝通:「我們沒有打針,沒有用抗生素」;反而遭遇鄉民的挑戰:「你怎知飼料業者是否於飼料中添加藥物呢?」兄妹倆一時語塞,無言以對。
六、 人道認證:突破飼養密度的天人交戰
了解消費者對動物福利的重視之後,因緣際會結識了廖博,首次接觸人道飼養認證系統,初步參閱人道飼養的規範內容之後,勝裕深覺白肉雞不太可能符合人道飼養的要求,認為降低飼養密度、不打針等作法難以施行;然而,在急欲突破窠臼、建立產品區隔、甚至懷抱本土雞肉品牌夢想的催逼之下,他決心投入人道飼養,接受廖博帶領的畜牧專業團隊的輔導。
首先要設法降低飼養密度,而為何起初認為這項措施很難達成?舉例而言,御正之畜牧場登記證載明該場飼養數量為69,000隻雞,但目前場內的飼養量只有49,000隻,短少20,000隻,以早年一隻雞淨利10元計算,推行人道飼養意謂每年少了百萬左右的收入(以每年飼養五批計算),一般農民的觀念是在有限的空間中,飼養最大數量的動物,才能提升生產效率,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損失。
因飼養密度直接衝擊雞場收入,勝裕曾陷入天人交戰,甚至跨入人道飼養的步伐也顯得有些猶疑不定;但與此同時,他也隱約預見人道飼養將能為產業啟動不一樣的未來,很難說是全然的美好,但起碼為產業帶來改變。一直以來,本土養雞場只能與進口雞肉做削價競爭,只能以本土、現宰等說辭推銷產品,但這些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有限;而獲有人道飼養認證、關注動物福利、維護環境永續、確保食用安全,方為讓消費者有感的關鍵要素。基於這樣的體認,御正便全心投入取得人道飼養認證。
養雞數量減少,起初感覺很不習慣,畢竟每隻雞都代表雞場的收入,剛開始少養20,000隻雞,供應小雞的種雞場,竟還關切是否雞場發生什麼問題。為了通過驗證,必須切實執行飼養密度的規範,而驗證單位會對雞場進行嚴格的生產追溯,諸如:自種雞場購入的小雞數量,以及飼料購入量(每隻雞生長至某指定體重的食用量是固定的),那是騙不了人的。
七、 人道認證:規範雞場不得濫用藥物
除了飼養密度,另一個重點在於不可為白肉雞「打針」(意謂飼養期濫用抗生素)。
接受人道認證規範,起初很擔心,萬一雞需要不活化疫苗(死毒疫苗)的皮下注射該怎麼辦?一般養雞業者認為人道飼養禁止為動物注射死毒疫苗的作法,根本不可行。
其實,為白肉雞施打疫苗概屬合理操作,但某些農民會在疫苗中添加抗生素,而且無論雞是否罹病,整場全數動物皆須施打,長期下來雞場內的細菌產生抗藥性,導致原本的藥物效力下降,因而採用更多其他種類的藥物,不管是一線、二線,甚至三線抗生素全都拿來使用,如此濫用藥物的作法值得深究。然而,截至今日業界仍有上述為白肉雞打針的作法,號稱為個別免疫、個別接種,並聲稱接種後的育成率較優。
此外,慣行的白肉雞飼養,訂有定期投藥程序,在5週的飼養期程中,不管動物是否生病,每2週投藥一次。久而久之細菌產生抗藥性,於是逐步提高抗生素的藥性。雖然如此,人道飼養規範雞場不得使用藥物,起初真的很不習慣。
然而,真正投入之後才知道:這樣的規範訂定是有一定的邏輯與道理的。
近來廣泛討論的「減抗」飼養,源自於消費者重視藥物殘留之食物安全與動物福利的訴求,亦即於飼養過程中減少抗生素的使用。
而御正由於參與人道飼養認證,加入的第一年便已達成減抗飼養的目標,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在於:人道飼養所規範的降低飼養密度。假若維持高飼養密度且不使用抗生素,數週之後將會發現雞群感染沙門氏菌、大腸桿菌等病菌,造成雞無法順利發育長大、甚至染病死亡,死亡率可高達1%;而降低飼養密度之後,確實可大幅降低用藥,有助於目前官方推行的減抗飼養政策的達成。
當時御正率先取得人道認證,聯合報記者前來採訪,報導台灣第一家以人道飼養方式生產白肉雞,因為這篇報導,某些消費者、餐廳主廚開始與御正接洽,勝裕也因此真正體會提升產品價值的重要性,而不是削價競爭,也才有後續一連串投身機能飼料、綠農場標章認證的作為;此外,他也期許能讓消費者認知:台灣飼料須仰賴進口,肉雞生產成本必然高於進口雞肉,此乃無可奈何的現實,但御正能做到進口雞肉做不到的事情,而且不再只有現宰、新鮮等無關痛癢的說辭,而是訴求提升動物福利、維護環境永續、守護消費者食用安全等諸多價值,並以此拉近業者與消費者間的距離。
八、 產業提升:籌設電宰場,協助雞農取得認證
御正目前正興建電宰場,何以為之?勝裕認為這是對產業真正有幫助的事。
一般農民或許對認證有興趣、卻遲遲難以跨足,原因在於:白肉雞飼養以契作為主,而契作的主控權掌握在前述之8大電宰場,雖然這8家公司取得認證並無技術上的困難,但他們成天忙於市場銷售,對於認證始終提不起興趣。於是勝裕發想:除了自己取得認證、銷售多附加價值之產品,期許也能幫助其他農民一起加入這個體系,讓產業整體變得更好。
籌設電宰場過程艱辛!然而,透過電宰場的成立,進一步整合白肉雞的生產,可以為產業做更多事。
近來居民抗議養雞場越蓋越多,憂心環境污染問題。究其實,為何養雞場越蓋越多?原因在於:雞農利潤不斷被壓縮,為了生存,擴充產能成為必要途徑,但隨之而來的便是居民舉白布條抗議污染與臭味。
其實養雞的設備與技術已愈發成熟,工研院、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系已開發有效抑制養雞場臭味的技術,政府甚至也提出設備補助方案,但農民參與的意願仍不高,原因在於養雞利潤低,價值數十萬元的設備是一筆壓力很大的投資。
勝裕對於產業的美好想像:
假若御正完成電宰場建置,借助其銷售經驗與小農契作,並鼓勵小農投入人道飼養或產銷履歷等認證,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御正則以高於市面行情向小農收購,但同步要求養雞場設置除臭設備,設備投資由政府補助三分之一,企業補助三分之一,其餘由小農負擔,今日台灣環保意識抬頭,養雞業也必須同步改變,如此促成產業、社區與環境之間良性循環,也不再發生民眾抗議養雞場、這令人難過的畫面。
九、 「童仔雞」的秘密
坊間長期流傳「白肉雞35日快速長成,必然餵以賀爾蒙與生長激素」的流言,甚至以此攻擊知名速食店的雞肉漢堡,而如何才能提出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釋?
白肉雞養35日即上市出售,為何是35日?為何不似土雞可以生長百日以上?其實這完全是由台灣消費市場所決定的。例如:日本的白肉雞飼養期超過40天,並非日本無使用生長激素,或飼養技術比台灣差;此外,馬來西亞的白肉雞只養28天,比台灣還短。雞的飼養期長短蓋由該國的市場決定。
台灣的白肉雞35日即上市,肉質最符合台灣市場需求,但因牠仍然幼小、尚未性成熟、未能產蛋,所以勝裕兄妹倆共同為牠命名為「童仔雞」,藉此向消費市場強調:白肉雞未使用賀爾蒙或生長激素,所以這隻雞「日齡」尚幼,故取名「童仔雞」,希望消費者別再誤會白肉雞使用賀爾蒙或生長激素。
又如:過往御正為某電宰場契作、飼養白肉雞,曾因某一批雞體重過輕(小於1.75公斤),不在電宰場標準化屠宰設備設定的動物體重範圍內(雞過大或過小,設備無法順利運作),遭扣款數十萬元,如果能使用生長激素促進生長,農民又何需煩惱前述扣款問題?
十、 御正有哪些產品?哪裡能買到呢?
御正的主力產品為雞肉,除了在官網上購買,亦可在主婦聯盟、生機食品商店購得,目前正籌劃進駐大型超市,期能拓展市場觸及率。
此外,位於西門町、竹科的連鎖餐廳「這一鍋」,以及位於台中的餐廳「薰衣草森林」便是指定使用御正的雞肉食材。當初曾在這三家餐廳進行雞肉品嚐盲測會,在眾多雞肉產品中,測試結果顯示人道飼養的雞肉口感最佳。也或許是肉質優,連向來不用白肉雞的火鍋料理,也採用人道飼養白肉雞產品。
無論在動物福利或污染防治方面,台灣的畜產業亟需消費者的支持,才能持續進行改善,早期台灣農民只想著怎麼在最短時間內將雞養大、販售,但這種想法無法讓產業長久經營,面對進口雞肉也無法展現競爭力,期許消費者能支持願意投入改善、增加產品價值的畜產業者。
人道認證創始人廖博回應
一、 人道飼養與糧食議題
感謝御正當年願意接受認證輔導,完美呈現一絕佳的白肉雞示範場,雖然過程辛苦,也不免讓勝裕產生掙扎與困擾,但規範必須堅持,苦盡甘來的成果也令人滿意。
人道飼養推動的成敗,消費者確實扮演關鍵的角色,若消費者不接受理念,或無法接受因此造就的成本提升,那麼該產品是無法順利推動的。
人道產品的售價理所當然較高,例如:動物減養、或雞生活需求較大的土地,自然得耗費較多飼養成本,單位面積飼養量減少,農民的收益與投入當然需要獲得適度的回饋,如此系統方能順利運作。
此外,台灣尚須正視糧食自給率的問題,正如勝裕所言,進口畜產品真是便宜得嚇人,台灣不產飼料、土地成本又高,就人口密度分析,歐洲每平方公里32人(澳洲3人),台灣則為632人;依統計台灣家禽飼養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407隻,遠大於歐洲48隻(澳洲10隻)。而台灣的糧食自給率約僅三成,加上最近的疫情與戰爭,消費者是否應轉換思考向度,記取前一波缺蛋的教訓(如果斷絕飼料進口,全台灣的雞產蛋只足夠全民三日食用),認同自家附近最好設有屠宰場、蛋雞場的想法,可以最快買到第一手糧食。
過往民眾對此糧食議題較無感,但最今因國際性疫情、天災,且台灣四周環海,若無船或飛機運輸進口,台灣很快就會遇到糧食短缺的問題,近來某些飼料生產國有開始囤積糧食、不出口的徵候,台灣實應思考如何在單位土地面積生產更多的糧食。
至於人道認證的產品,須定位於滿足注重動物福利消費者之需求,其降低飼養密度,紓解動物緊迫,確保動物健康,因而減少用藥量,對於抗藥性、環境污染、生態整體的問題確實有所助益。
二、 進口雞肉既人道又好吃嗎?
一般以為,國外土地資源豐富,動物福利條件較優,所以產出肉品之肉質、口感必然較佳嗎?
其實以慣行飼養而言,國外飼養的動物不見得享有較大的空間;然而,若如歐洲訂立嚴謹之動物福利規範、並形成貿易障礙,其生產的雞肉就有可能跟台灣慣行飼養生產的雞肉造成市場區隔或競爭,但歐洲的畜產品並未出口至台灣,民眾罕有機會進行食物比較。
台灣大多進口美國、加拿大、西班牙慣行飼養的產品,其飼養空間與台灣慣行業者的差異不大。因此台灣人道飼養的產品,較諸前述進口肉品,確有品質優異之處。
人道或友善飼養議題,起初從國外流行開來,實際上是因爲它好吃,並非為了提升動物福利。動物福利的產品優質、好吃,無法從檢驗數據得知,必須經由同步比較方可確知,亦即須在品種、日齡、飼料、雞舍、飼養者、烹調方式等條件相同之下,才能說友善飼養的產品比慣行飼養者美味。
其次,本地生產的畜產品尚有另一層意義,支持國產畜產品,促進糧食自給率的提振,才能正面解決台灣的糧食問題。
(文章整理自2022.07.11廖震元博士、黃勝裕講座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