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周憶璇
我見過威嚇時的領角鴞。牠會奮力張開受傷的翅膀,膨起羽毛讓自己看起來更大。同時上上下下地扭轉頭顱,頭上的角羽顫動不止。而被獸醫師從籠中捧出時,牠更會拼命的撲打翅膀掙扎,彷彿忘記因車禍橈骨骨折的痛。那是所有動物身上通用的肢體語言:驚悸、戒備。
我不應該覺得可愛的,畢竟牠正在受苦。可當牠用黑漆漆的大 眼珠,瞪視我同樣黑漆漆的眼珠時,我再也無法否認心中的激動。
真的好可愛、好可愛、好可愛喔。
〈我想,你可能不能那麼可愛〉
披上純黑外套,拉鍊一路拉到鼻尖。壓低同樣也是黑色的帽沿,留意不讓一點肉色的肌膚露出。約束聲帶,放輕呼吸,盡量不發出一點聲音。如果可以阻止毛孔蒸發出智人的氣味,我們也會這樣做的。我們必須隱匿自己,不能像個人類。
獸醫師打開保溫箱,小心地拿出一個帶孔洞灰藍色的小塑膠盒。揭開盒蓋,她捧出一團黑乎乎的毛球。毛球伸出頭部,鮮明的白色條紋從額頂貫通到粉紅色的鼻子。此刻那個鼻子正不停嗅聞,像是在警惕又像在探索。
感到好奇的不僅是牠。第一次看到白鼻心幼獸,我睜大眼睛唯恐自己看漏了什麼細節。牠半睜的灰藍眼珠分布在狹長臉蛋的兩側。眼外框和耳下都糝落著細碎的白絨,那麼的輕暖細軟,如五月街上繾綣的木棉絮。一時之間有股伸手觸碰的衝動。
但我沒有碰。我攪拌著奶粉直到質地均勻,遞給獸醫師。
獸醫將白鼻心放在鋪好的尿墊上時,牠微微掙扎,發出叫聲。她拿起針筒汲取奶水,再抵在牠的嘴角附近。牠急急張開嘴,嘴裡是肉粉色的內襯。吸吮、吞嚥,吸吮、吞嚥,針筒的刻度緩緩下降令人心安。
吸吮到激動時,牠的前腳掌舉起揮舞,想要用小小的肉墊搭住針筒。就像在低海拔的落葉林,或城市近郊的樹叢裡吸奶時,微微搭著母親的肚皮那樣。
天哪,真的好可愛。
察覺到「可愛」的瞬間,我甩甩頭。如同企鵝甩頭排出鹽分那樣,想把這種罪惡的想法排出腦海。
這種覺得可愛的想法,在我心裡是一種罪惡。
一切都從那隻孔雀說起。
那是小學動物園寫生比賽,我被飛鳥區的孔雀吸引。牠的羽色寶藍、泛著金屬青光。尾上覆羽鬱鬱蔥蔥,綴滿深色眼型花斑,如帝王錦繡長袍委地。一隻小小鳥兒竟有這樣的霸氣,莫名引人發噱。
「好可愛喔!」
我弓身坐下,將畫板墊在腿上,盡力捕捉牠的一舉一動:孔雀逡巡踱步,孔雀凝視晴空,孔雀撲翅起飛,囚籠鐵條,孔雀停下。欄杆在尾羽落下陰影,眼型花斑一明一滅。
幸好有欄杆,我想,不然孔雀不曉得要飛往哪裡去。我拿起黑色蠟筆,準備幫剛畫好的孔雀加上柵欄。
「等等,妳拿黑色做什麼?」坐在我身邊的母親問道。
「籠子是黑色的啊。」
「妳要畫籠子?畫了就不會得獎喔。」在小學當美術老師的母親以權威的口吻說。
「為什麼?」
母親笑笑但沒有遲疑地回答:「這樣就不自然了啊。」
「可是孔雀真的在籠子裡啊。」
思索片刻,我還是覺得寫生要忠實還原現場。於是,一道、兩道,執抝的黑色筆觸橫越孔雀身上。
那時的我怎麼樣都想不明白,不正是因為牠關在籠中,我們才有幸得見開屏綻出的百眼花嗎?就像花瓶裡的花,因為被固定在瓶中,才能永遠以最符合人類審美的角度被賞玩。
但又想到老師講的犯罪與監獄:犯人因犯罪被關進監獄,承受剝奪自由的苦痛,而監獄是籠子組成的。那因為可愛而被關的孔雀犯了哪一種罪嗎?
我隱約感受到,人類知道囚鳥於籠是不好的,卻好像什麼害羞的事情只能做,不能說。當日寫生比賽冠軍,畫裡的獅子奔馳在動物園根本不存在的廣闊莽原,身邊還有在園內相距甚遠的獸群為伴,當然,沒有籠子。
到了高中,我也長到能夠理解為何不能畫籠子的年紀。當時剛開張的新竹市立動物園號稱「沒有籠子的動物園」,主打動物友善重新開幕,當月訪客如潮,朝向因休園兩年不曾見過人群的動物襲來。
「喀噠。」我按著手上的計數器。二十。
一個墨鏡鴨舌帽polo衫大叔將傘伸到木頭柵欄上逗弄鴯鶓。柵欄低矮,鴯鶓輕易將頭伸出柵欄外,啄著雨傘,其他遊客一面錄影一面發出高亢的嘻笑。
「喀噠喀噠。」二十一、二十二。
「Show yourself!」穿著廉價冰藍色披風的小女孩對著背對人群的灰長臂猿大喊。灰長臂猿沒有回頭,繼續躲避喧騰的視線。彼時冰雪奇緣剛上映,四處是Elsa廉價的仿製衣。無人上前制止。
「喀噠喀噠。」二十三、二十四。
只有一間教室大的孟加拉虎區透過寬廣的玻璃窗一覽無遺。孩子們看著孟加拉虎踱步到玻璃窗邊,舔食噴灑在窗上的尿液,大聲嚷著「好噁心」。一旁的父親正講著電話:「假日很適合帶孩子來動物園親近大自然。」
「喀噠喀噠,逼逼逼……」二十七、二十八。計時結束的鈴聲同時響起。馬來熊在兩分鐘內總共來回踱步了二十八次。而我在那邊的一小時中,這隻馬來熊只是無盡的著搖頭晃腦,從這一端走到那一端,又從那一端走回來,像來回搬石頭上山的薛西佛斯。
重複踱步(Repetitive pacing):一種常見的動物刻板行為(Stereotypic behavior),在熊科等具有大型活動範圍的食肉目動物尤為常見。此行為可能與動物的心理健康低落相關,但目前沒有學界有具體的量化標準。
在行為評估表上紀錄數字後,我咬咬嘴唇,掉頭離去找S會合。
S是與我一起撰寫小論文的夥伴。她有俗稱的「臉盲」,因此在她眼裡,兩人的差異就像兩隻黑冠麻鷺一樣細小。她只能從穿戴的服飾,或微笑時頭向右微傾的角度,來認出誰是誰。
或許是因為這樣,人類跟動物在她心中沒有多大分別。也或許因為這樣,在我提出「聽說新竹動物園的動物刻板行為很嚴重,好像可以研究一下」時,S一口就答應了。
S告訴我,在另一區的長鼻浣熊區,有隻長鼻浣熊反覆搔抓自己的尾巴根部。該處毛髮光禿,甚至開始滲出血絲,但牠仍沒有停下。與一旁的動物管理員確認後,了解這隻長鼻浣熊沒有任何皮膚疾病。撓抓尾部是牠的自殘行為。
我想起曾閱讀過的文獻提到,在動物園中,原以為是禁錮動物自由的鐵籠與水泥牆,其實是具有遮蔽的效果,可以讓動物躲避人類的視線。用壓克力隔板與造景隔絕成的展示區表面上讓動物更接近自由,但四面八方毫無遮擋的人類視線,反令動物無處躲藏,更加焦慮。
於是人類好奇的雙眼,成了更無孔不入的牢籠。
「自從開始寫這篇小論文,我就無法在動物園開心起來。」S告訴我。
我知道她在說什麼。
這個動物園是被營造出來的自然,是預先搭好的戲台、沒有鞭子的馬戲團。動物相貌奇異、行為特別,展現出想像中充滿生機的模樣,人類會嘖嘖稱奇,拍手叫好。動物如果躲起來、睡覺、沒有活動,人類就覺得興致缺缺,好比觀看一場難看的實境秀,對談吐無趣的嘉賓噓聲連連。至於演員或小丑是否天性害羞、身體不適、甚至是被強制加入這個節目,他們一點也不在乎。
查找資料的過程中,我找到一個動保粉專的標語:「動物不是娛樂」。我深以為然,動物的存在並不是為了取悅人類。覺得被人類壓迫的動物「可愛」、「好看」,是不道德的。
但這個想法出現後,我開始討厭自己的眼睛。
好比說,在夜市的寵物店前,我往往忍不住駐足,呆呆地注視摺耳貓在櫥窗內翻滾嬉戲。明明知道那捲曲的摺耳是人為培育出的基因缺陷,會造成多生骨刺、行動困難、心血管疾病等嚴重問題,我卻還是覺得那些耳朵看起來綿綿軟軟,像床頭櫃上的填充娃娃一樣可愛。
我驀地抽離,恍恍惚惚與玻璃上的倒影對望。倒影裡,我那雙瞳孔圓脹癡肥,似鼓起的腹部,胃袋中充塞著名為「可愛」的飼料。一陣噁心湧上,我無法再看摺耳貓一眼。
躺在家裡的床上滑著手機,看到好友在社群貼出看海豚表演的照片。照片裡瓶鼻海豚趴在地上,張開長吻,反弓著背像灰色的上弦月,配文是「海豚真的聽得懂人話,好可愛喔」。
我敲了一長串訊息給同學,解釋拍打尾鰭等舉動看似有趣,其實是海豚在野外表達威脅的行為。海洋公園訓練海豚進行這樣的表演,只為圖利,毫無教育意義可言。
但我也心虛地承認,我貪婪的視線正享用著維持不自然姿勢的海豚。
怎麼會有生物具備這樣緊密細緻的皮膚呢?灰色的背與白色的腹,是讓牠們能在大海中悠游的保護色,但灰白間的過渡卻是那樣的美妙,像冬日清晨的天色灰階,讓人忍不住想要摸上一兩下。出於好奇,我查了一下海生館的網站,還真的有販售觸摸海豚的體驗。
於是我看見手指在「馬上線上報名」的按鈕前面遲疑了一陣。意識到後,觸電一樣,我將手機丟到身旁,閉上眼,彷彿能藏起思想的罪孽。
我喜歡看動物,卻又怕看動物時的罪惡感。為逃離著這樣的想法,我來到野生動物保育機構擔任志工。試著說服自己,我不是在滿足私慾,而是在幫助牠們時順便看了一下而已。
所以我見過威嚇時的領角鴞。牠會奮力張開受傷的翅膀,膨起羽毛讓自己看起來更大。同時上上下下地扭轉頭顱,頭上的角羽顫動不止。而被獸醫師從籠中捧出時,牠更會拼命的撲打翅膀掙扎,彷彿忘記因車禍橈骨骨折的痛。那是所有動物身上通用的肢體語言:驚悸、戒備。
我不應該覺得可愛的,畢竟牠正在受苦。可當牠用黑漆漆的大眼珠,瞪視我同樣黑漆漆的眼珠時,我再也無法否認心中的激動。
真的好可愛、好可愛、好可愛喔。
就像那時很常聽的一首歌<監視>
你看我的眼神
到底是什麼顏色
你熱愛我的身體
……
你做你愛做的事
用你的眼袋
我不喜歡異性充滿慾望的目光,但如果在看動物時,尤其是在注視那些受壓迫的動物時,我無法不感到可愛。那我是不是合格的動保人士?我是否成了自己討厭的人?
「欸,妳想不想要抱抱看?」獸醫的聲音把我從思緒中喚醒。她將白鼻心捧了過來。
「好。」我聽到自己冷靜的聲音,一股熱流卻從心窩湧上雙頰,隨後手中陡然一重。白鼻心溫熱柔軟,細微的心跳躍入我體內,匯入我的血流併入我的心跳。規律的節奏捶打我的鼓膜,砰、砰、砰。
牠的母親可能是因為路殺才讓牠有機會這樣楚楚可憐地趴在我的掌心。思緒剪不斷理還亂像長疣馬蛛結的網,糾結成團的絲線化作問句從我喉間扯出。
「我可以說牠很可愛嗎?」
「為什麼不行?」獸醫語帶疑惑。
羞赧燒上雙頰,我一邊將白鼻心放回盒中,一邊把我古怪而幽微的想法告訴獸醫。
「喔,當然可以啊,」她語氣爽朗:「這裡靠捐款維生,沒有那些覺得很可愛的人,誰來捐款?」
對耶。我好像從來沒有從這個角度思考過這件事。「覺得可愛」與「保育」,兩者還可以不是對立面,甚至人類的主觀愛好成就了動物保育的原動力。
「妳看,」獸醫環顧四周,從地上閃爍著綠燈的機器,到堆疊到天花板的籠舍:「這裡的一切,從藥品、儀器、到我的薪水,都來自妳覺得罪惡的可愛呢!」
覺得可愛不是罪衍。我可以欣賞任何動物的可愛,無論野生或圈養、健康或被壓迫。採取的行為才有對錯之分,像是支持不完善的動物展演,反對非人道繁衍。
像是擠壓後緩緩隱沒在板塊交界帶的板塊,我心中的某個疙瘩,也慢慢的慢慢的隱去。
我睜大眼睛,看向獸醫師。墨鏡下,我似乎看見她的眼角揚起。
「而且啊,」她說:
「我也覺得很可愛喔。」
評審講評-決選委員黃宗潔教授講評(東華大學華文系所)
這是一篇挺可愛的文章,寫出了對「可愛」的各種糾結。為什麼不能可愛,又 為什麼不能覺得可愛?因為這會令作者產生罪惡感。覺得某樣事物可愛,原應是情感的自然反應,但在追求「標準答案」的主流氛圍下,感受似乎也有對錯 可言。
不過,本文並非從「情感正確」的角度出發,去表述如何「合宜地感受」 與思考,而是反觀自身成長過程中,那些令她矛盾、困惑、難受的時刻:看到柔軟如木棉絮的白鼻心幼獸時,想要伸手碰觸的衝動;看到櫥窗裡的摺耳貓、 海洋公園裡的瓶鼻海豚、還有無數因人類好奇的雙眼而囚困在動物園中的動 物,知識與理智知道牠們在受苦,眼睛與心卻無法壓抑浮現出的「可愛」兩 字……於是,她開始討厭自己的眼睛。但也同樣是這雙眼睛,在童年寫生時, 無視母親「畫了就不會得獎」的忠告,在彩色孔雀的身上畫了黑色柵欄。
那黑色的柵欄,既是人與動物關係的隱喻,也是她想要把看似單純的表象,看得再 深入一點的起點。凡事講求正確,會否也是一種迷思?這篇文章,正是這樣一 個「試著把問題想深一層」的嘗試。
吳芷萱
台北醫學大學牙醫系大四學生,也是小說編織坊社員。喜歡花式滑冰、有趣的小說、大體解剖學。討厭口腔病理學,目標是在國考前把共筆上的內容通通塞進腦裡。
得獎感言
老實說,這是我的第一篇散文,能獲此殊榮,既高興又惶恐,謝謝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給我這個機會,以及各位評審的肯定。
是從那列搖晃的火車開始的。
那天,我跟我男友紀孝回台北的路上,我們如往常聊天南地北:關於剛剛餵奶的失親白鼻心幼獸,關於野生動物醫院,關於我對於可愛的奇怪想法以及高中影響我深遠的小論文。以前說起我心裡關於可愛與罪惡的理論,多數人都會投以「蛤?」的眼神,導致我極少談及此事。但紀孝聽後,雙眼發亮地跟我說「我覺得這個跟剛剛剛的白鼻心幼獸都充滿了文學性,可以寫出一篇精彩的文章。」
「可是我不會寫散文。」
「這可以練習,我們一起。」
於是我們開始組織大綱、雕琢行文,這些過程紀孝逐字逐句地與我討論如何讓這篇文章更上層樓,最後完成這篇文章,其實我心裡認為他出力不下於我,但我問他要在作者欄位填誰的名字時,他說散文是很重視個人經驗的文體,因此你的經驗,當然寫妳的名字。
因此關於本文,我感謝紀孝,他做了我覺得作家應該做的事,若非文學獎有一人投稿的限制,我誠心希望他能與我並列作者。除此之外,我也要感謝一起撰寫小論文的夥伴,詩雨與政融。我們一起經歷了動物福祉啟蒙。是他們讓我知道,這樣矛盾的苦惱並不奇怪,甚至應該努力的跟更多人傳達。要是這篇文章能達到這樣的目的,我會感到無比欣慰與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