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場—2022蓁環境文學獎佳作

身為人類,奔波疲倦而暈糊的眼線,和牠們眼周那道俐落的黑色骨質脊稜,形成一種幽默的對比。有時我認為牠們是山,未被開墾過的山,一塊坨原生態的存在;也像錨,被生活急流沖刷而不安時,放錨後,使人安心地走進陰暗潮濕,來自黑的慰藉。

佳作得主蘇婕與財團法人建蓁環境教育基金會執行長Jenny

在場

來自邊邊角角、陰暗潮濕的動靜。

一條陳年排水管線,用來接引屋簷雨水,流經歲月的隧道,不大的洞口,那裡長年潮濕。洞口旁牆縫,生出蓬鬆立體的青苔,邊緣覆蓋滿滿小葉冷水麻,對比斑駁的紅磚,我想用「低調的張狂」來形容這股綠的氣勢。

發青的洞,棲居著黑眶蟾蜍。快節奏的咯咯咯,求愛。如此坦率,而季節卻是很曖昧的東西,我想。每個季節的邊界那麼模糊,接合處總在暈染擴散,每年都不一定,從未有人能給予確切答案。何時是春天,花開的那天,還是月曆上的時節,夏天又會在哪一天抵達?我決定,不再執著於精確,包含人生,關於換季時機,我跟隨萬物的動靜。

晚風,自由搖曳造成綠的殘影,我沒被催眠產生睡意,反而異常專注,直視那像謎一般的排水管洞口,與那對潮濕寶石的雙眼,進行夜的交流。春與夏,是黑眶蟾蜍繁殖期。牠們,說好一起蹦出來。

洞的邊際,小葉冷水麻與葉下珠高低起伏,兼備遮蔽保護,堪稱是建造給黑眶蟾蜍的綠建築,一幢很不錯的透天厝。牠們根據體型,嬌小輕盈的蟾蜍,在葉的高處眺望,而另兩隻體型較大,緩慢移動到較有支撐力的位置,宛如訓練有素的走位,在這氣勢與排場非凡的家族結構,最底層是隻肥壯的蟾蜍作為基奠,牠以一坨的型態,腹部貼著地衣青苔,神情淡漠,一派輕鬆的凝望遠方。

每晚,我會和牠們打聲招呼,完成「回家的儀式」。當棲蹲洞口前,路燈恰好在身後的四點鐘方向,斜射照明,使我的體型瞬間因影子變得巨大,幾乎近一半的陰影籠罩洞口,但牠們對此無動於衷。

身為人類,奔波疲倦而暈糊的眼線,和牠們眼周那道俐落的黑色骨質脊稜,形成一種幽默的對比。有時我認為牠們是山,未被開墾過的山,一塊坨原生態的存在;也像錨,被生活急流沖刷而不安時,放錨後,使人安心地走進陰暗潮濕,來自黑的慰藉。

牠的黑唇、黑指甲,立體疣粒與花斑,在夜裡,存有不同層次的黑。如同印象派視覺,暗面部非黑顏料粗魯的填補覆蓋,而是在褐與黑裡,以長短筆觸製造呼吸感,速寫變化的深沉濃烈。我喜歡,在黑的一切之中,翻攪到細微的光,重新觀看黑的明暗。

濕氣,製造腐爛的草根朽葉,引來馬陸靠近洞緣,若以洞裡的黑眶蟾蜍為中心,此時右上側,還有一隻毛毛蟲攀爬於牆面,牠們形成微妙的三角關係。生命的進退,是生是死,一切都過於安靜。當蟾蜍無視毛蟲,擇以馬陸時,舌頭彈射的一瞬,過程我的肉眼難以追蹤,牠已吞食下嚥。沈默的進食。

無常,往往是殘破的,需要被溫柔縫合的過程。隔天,輪到蟾蜍了。路殺。在夏季是常態,萬物生活圈重疊的邊角,被用來擦撞,柏油路面攤成一張大大的輓聯,自己的名字,用自己的身體去登記。在眾多不堪之中,我認出,來自棲息在排水洞口的小蟾蜍,雖然牠四肢完好,但破掉了自己,頭朝向洞口,從移動的路徑軌跡,我猜測牠在回家的路途中,遭到車輪輾斃。

將牠輕輕拾起。安放大地,不說埋葬,那是人類的用詞。存放這個夏季悲傷在土壤裡,生長七里香的泥地,還有前幾天遇上的紅嘴黑鵯雛鳥。死亡,並不會考慮年紀,而寬容生命的到期。

那是在一個傍晚,夕陽很橘的日子。我看見一隻雛鳥學飛,翅膀揮動幾下,便成為雨的影子垂直墜落,撞上行進中的轎車,滾落於車道。紅嘴黑鵯如名,一身黑,豔紅的嘴,牠們的叫聲經常被形容成像貓,雛鳥的雙親,反覆盤旋在雛鳥的上方,啼叫。貓聲的呼喚。人們總說貓有九條命。我不確定。

我和鄰居都目睹了這起事故。他毫不猶豫的走入車流,但尚未靠近雛鳥,就突然被盤旋的雙親,作勢攻擊頭部給驅退了,他無奈,對天喊著,該怎麼證明自己,是善的代表?我在想,鳥類是否也會感覺到悲傷?那兩隻紅嘴黑鵯成鳥,遲遲徘徊在雛鳥上空,無法靠近,也不得他人靠近。車流,沒有因為柏油路上躺了一隻小鳥,改變方向,最後牠的雙親振翅離去。

我沒有。我沒有選擇離開。趁著紅燈的間隙,拿起掃把畚箕將散落的脆裂骨骼、殘破羽毛,盡可能收集完整,善後雛鳥,讓牠躺在柔軟的土壤裡,血肉化成養份。我不知道,這算是一起自然意外,還是人為傷害?我們終究要用上一輩子的時間,去探求所有「為什麼」,但仍無法把一些事情,用分明的狀態,切割完全,得到滿意且清晰的答案。人與萬物之間,是永遠複雜的交疊。

當蟾蜍與雛鳥,一起安眠。我想起,曾聽過的布農族神話故事。

幾千年前,布農族人居住的大地,突然山洪爆發,一條蟒蛇堵住河的出口,大水淹沒家園,人們紛紛往高處逃難。飢餓寒迫之際,見遠方閃爍火光,但滾滾河水仍未退去,此時,蟾蜍自告奮勇,要到遠方取得火種,牠將火種扛在背,燙傷起了水泡,形成立體的疙瘩,回程時火種卻被大水淹熄,宣告任務失敗。改由鳥前往,牠啣著火種一路飛,嘴巴被燒得火紅疼痛,再換腳爪緊握,最終回到族人身邊,順利幫助人們渡過難關。此時,這隻鳥被火燻成一身黑,嘴與腳爪呈赤紅色,牠正是紅嘴黑鵯。布農族人,為感念蟾蜍與紅嘴黑鵯的付出,將牠們視為神聖者,保衛家園的英雄。

神話諺語、詩與歌謠,一直如實記載當地人們的生活型態,反映當代動物處境,以文化傳承保存,長遠地影響人們的生命意識、對待物種的觀感。無論我們是否信仰,在萬物中有無被列舉為神聖,牠們仍平凡而堅韌,不卑不亢的活著。

邊陲的排水洞口,連光都稀稀落落,疫情爆發之後,環境消毒頻繁,蟾蜍們也有危機意識。黑眶蟾蜍攜家帶眷消失了,排水洞口小葉冷水花依舊蔓延,葉下珠垂盪露水;最近一次發現洞口有變化,是停留一隻銅艷白點花金龜,牠微光的金屬貌,攀爬在綠叢間很顯眼,像是古老的月色。夜裡,花草擁抱,繁殖明天,有好長一段時間,世界的陰晴圓缺,都與蟾蜍無關。

沒消息,就是一種好消息。我翻閱這幾年記錄蟾蜍的觀察日記,以「#報個平安」作為合集,根據牠們的樣貌命名,進行連載。其中有篇寫到,某日早晨有蛇出沒,環境志工在排水洞口撿拾垃圾時,突然大喊一聲「有蛇!」,喊醒了朦朧的一天,之後連續幾日,蟾蜍沒任何蹤跡。擔心和等待,其實是一樣的情緒,都需要耐心。突然某夜,蟾蜍們又若無其事的,蹲在洞口處,與回家的我相望著。

這個,洞,如此向我拋擲了一個世界。凹陷的,圓形的,內有突起疣粒的背,斑紋在夜裡以自己的節奏閃爍,無人知曉的張狂與魅力。我突然從某天開始,大量聽見邊邊角角、陰暗面裡的動靜,餘光甚至成為擴散的追蹤器,能清晰辨識黑裡模糊的動物昆蟲形體。

我的視線,我的體感,我的意念,通過這個洞口,再擴張到其他的洞口,感知萬物的變化,一切都在放大。放大到,我忘記洞的存在,一個弧形的侷限,一種單獨直徑的視野。那瞬間,我體會到什麼是自然。密集、目眩、拖曳著光,自然既不受時間、空間、距離的限制,也不得計算、預測,關於萬物與生俱來的斑斕,任何動靜的明暗生滅,我想在場。自然而然的,靜待自然。


評審講評-決選評審委員洪廣冀(臺大地理系副教授)講評

本文的主角是黑眶蟾蜍,一個在都市也相當常見的物種;作者關切的「環境」則為一處「發青的洞穴」。

作者優雅、保持距離地描繪如此「角落生物」的生與死,當中還揉進紅嘴黑鵯、路殺等議題,以及布農族神話。最後作者把洞與洞之連結帶入對自然的體悟,也十分巧妙。

比較可惜的是,本文似乎有點耽溺於從自然引出的思考,而未對自然本身有著足夠細緻的觀察。

例如,認為蟾蜍「攜家帶眷」恐怕有點超過,而關於蟾蜍作為一個物種的生命史,作者有提到,但都是點到為止。

事實上,若作者對黑眶蟾蜍感興趣的話,可以仔細觀察其生殖行為與策略,應該會對這個物種有更多的體悟。


蘇婕

廣告⽂案、自由編輯,臺北藝術大學文學跨域創作所。獨立出版詩集《斑。有自己的紋理融於大


得獎感言

⼀起⽣活成這個樣⼦,那個樣⼦。與萬物共處在這片⼤地,牠們尚未被⼈理解,卻可能存在的紛雜樣貌,正以⾃⼰的⽅式傳遞出每⼀種訊號,⽽使⽤⽂字語⾔的我們,⽂字也成為我們⽣物特質的⼀部分,彼此嗅聞試探,騷弄或武裝,動靜之間都是⼀次認識的開始。

⽽來⾃⼤⾃然的教導,任何⼈都可根據⾃⼰的傳統⽅式進⾏感恩,創造專屬⾃⼰的感謝儀式,並賦予其真正⼒量——⽽我的感謝儀式,便是古老的書寫。藉⽂本,展開任何⼀種可能性的⾃然對話,無論在什麼場域環境,若開始覺察到⾃然⽣命動態,其中閱讀的價值便因此被創造出來。盼望有更多的「在場」故事,不受⼈們對物種的喜好偏⾒、刻板印象影響,僅僅細膩的、友善的、尊重⽣命的觀察,去發現新的世界觀,如此純粹,那樣置⾝⾃然。最後特別致謝,此篇⽂章的主⾓:歷代⿊眶蟾蜍家族。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