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品生產福利

動物福利推動的幾許思考

畜產業飼養動物、利用動物,為人類生產糧食,數十年來,人們在享用蛋、奶、肉之餘,漸漸開始思考如何提升動物的生活品質,並且逐步落實於產業實體運作之中,本於廖博多年累積的知識與現場經驗,歸結下述幾項重點思考,期許對日後動物福利的推動有所助益。

一、 莫將動物福利與動物權混為一談

動物福利以人類利用動物為前提,思考如何滿足動物需求。基於英國農業動物福利協會(FAWC)提出之五大自由(Five Freedoms),定義動物應享有下述五項基本福利:

  • 免於缺乏營養、飢餓與乾渴之福利;
  • 免於疾病與傷害之福利;
  • 免於生理上及心理上不適之福利;
  • 免於恐懼與緊迫之福利;
  • 自然表現行為之福利。

然而,動物權與動物福利不同。

動物權訴求動物與人享有同等的生存權利,以動物權視角觀之,人類不能利用動物,畜牧業不可飼養動物,養寵物、馬戲團、撲滅害蟲等諸多行為也不該存在。因此如果以動物權理念,強加於動物福利議題的討論、批評畜產業,甚至指責其飼養管理的缺失,如此言論顯然不合邏輯,因為在動物權的世界中,畜產業應直接廢除,無須對其中細節品頭論足。

因此,畜產業應仰仗動物福利科學的專業,方能指引正確的方向。

此外,國際討論動物福利議題時,常忽略人道屠宰與人道撲殺的議題。肉用動物面臨生命盡頭、走進屠宰場時,或者處置飼養過剩、重病、年老的動物時,必須審慎從事、採取減緩動物痛苦的方式進行,斷不可遮蔽雙眼,忽視它的存在。

二、 人道畜產系統運作的主體與有效範疇

人道畜產系統運作的關係人有三:消費者、生產者、動物,欲思考動物福利的落實,鐵三角缺一不可。其中,消費者、生產者均為人,所以動物福利推動的過程中,不可僅以動物為重,將動物福利無限上綱,忽略人的需求、感受與工作內容;假若忽視人的因素,該方案必然無法順利推動。

其次,論及人道畜產系統推動的基礎或限制,必須同時考量消費者習慣、政府政策、產業結構、生產環境與動物福利等五大面向,同時符合前述五項範疇者,方可有效推動。現今的動物福利議題大多囿限於動物福利與政府政策兩項,忘卻消費者習慣、產業結構、生產環境等面向,議題受限於此,終將難以順利推動,或需仰仗官方介入補助,或遭逢立法卻無法執行的窘境。

三、 糧食自給率與食肉習慣

依據2020年糧食供需年報,台灣糧食自給率為31.7%,呈現逐年下滑的趨勢,假若台灣遭遇戰爭、疫病、天災、航運失序等國際變故,原物料運補不及,導致物價上漲,甚至造成糧食短缺,國人無法填飽肚腹。面對糧食自給率低下的問題,有識者須思考如何擴大台灣在地糧食生產規模,徹底解決糧食供給的隱憂。

此外,台灣肉類攝取量創史上新高,平均每人每年食用86.5公斤的肉(約莫一條大豬的純肉重量),並首度超過米麵(82.2公斤),其次,台灣人一向喜食豬肉,但近年來禽肉食用量已超過豬肉,食肉習慣也在悄悄改變。面對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動物福利的推動也須有所因應。

圖片由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供

四、 台灣地狹人稠,理應制定自己的動物福利規範

強行將歐盟訂定的動物福利規範套用至台灣的畜產業,不盡合理。根本原因在於:歐洲國家每人所享有的生存空間,歐洲約為台灣的20倍(澳洲約為台灣的210倍);就人口密度分析,歐洲每平方公里32人(澳洲3人),台灣則為632人,此為台灣土地資源有限的明證。

台灣地狹人稠,要求禽畜飼養面積比照歐盟,難以取得正當性,如果真要比照歐盟水準,如何面對隨之而來的糧食問題呢?其次,動物福利水準比照歐盟,意味者忽略如前段所述的消費者習慣、產業結構、生產環境等面向,該案必然窒礙難行。

台灣人愛吃禽肉,依統計台灣家禽飼養密度為每平方公里3407隻,遠大於歐洲48隻(澳洲10隻),動物與人共享有限土地,理應共體時艱,動物實在無法享有等同於歐洲(或澳洲)的生存空間。因此,動物福利議題的推動,斷不可盲目模仿,應全方位考量國家整體的條件,因應在地條件,找尋折衷、切實可行的方案。

五、 禽畜不是野生動物

人們慣常以野生動物的狀況或生存條件比附家禽或家畜,並批判禽畜遭受業者的殘忍對待;禽畜接受人類長期馴化與育種,與野生動物的習性大為不同,牠更習於人類提供的生長環境,而非野外。

六、 自然不等於快樂

如果自然=快樂,為何我們會認為流浪犬貓很可憐,使勁為牠們尋找認養家庭呢?牠們離開人類掌控,難道不應該自由自在、快樂無比?

其實不然,經濟動物不見得喜歡自然、原始的環境,如果有選擇權,牠不會選擇如冰天雪地的自然環境,反而多半會選擇住在遮風避雨的房舍,這在畜產實務上頗為常見。

七、 吃素救動物?

吃素當然能拯救部分動物,但速度太慢,因為歷年素食人口比例(10-15%)幾乎看不到成長的趨勢;若經濟動物的利用者,訴求改善動物的生活品質,此作法反而更能讓動物受益。

吃素是一種「消去法」的概念,僅能降低動物利用的數量,但是其他仍受人類飼養、利用動物的生活品質,無法因吃素而有任何改變;然而,若消費者要求畜產業走向人道飼養,或提出高品質的要求,並以實際的購買行動支持(改善後的產品通常售價較高),如此才能真正改變動物處境。

八、 動物福利科學與同理心

動物福利源自科學研究的成果,不可輕易將動物擬人化、妄加臆測,原因在於動物與人不同,動物的需求亦與人大相逕庭,須透過科學實驗,方能探知動物真實的需求。

動物雖然與人不同,但人面對動物仍需發揮其同理心,「照顧動物如同自己的小孩」;反之,業者若不妥善照顧動物,引發疾病或死亡,將直接衝擊業者的生產利益。

九、 動物福利的推手:畜產專業人員

動物終究由人來照顧,畜產人員的素質對於動物福利的影響,至深且鉅。

農業先進國家對於畜產業較為重視,其飼養管理人員必須接受專業訓練,他們對動物很感興趣,同時兼具愛心、耐心、知識與技術;並非走投無路、遭社會排擠的邊緣人,不得已才委身畜產業。

反觀諸己,台灣應喚起對畜產業的重視,多多培養從小立志從事畜產的專業人員,如此才能提升畜產人員的榮譽感與專業水準,動物福利也才有獲致相應改善的可能。

動物福利:叩問動物如何選擇

一、 豬的福利問題:草墊之必須?

關於豬的福利,歐洲與台灣大不相同,歐洲通常為豬提供舒適的草墊,但台灣夏季酷熱,豬躺臥草墊必感奇熱難當,故須提供冰涼的水泥地面,備有水池讓豬泡澡降溫,並以電扇吹拂涼風,此皆不同於歐洲的動物福利條件。

至於牛,業者提供牛床,讓動物能舒適的休息。

二、 白肉雞的福利問題:棲架之必須?

白肉雞飼養場,外觀幾與一般科技廠房無異,室內空調房舍,較諸室外太陽曝曬、老鷹凌空突擊,白肉雞應該會選擇空調的室內環境;此外,牠生性懶散、不喜運動,幾乎不踩踏於棲架上,牠的動物福利標準須與土雞有所區別。

白肉雞生產效率極高,飼養過程鮮少需要打針、吃藥,歷30餘日便可長成,牠同時創造節能減碳、衛生安全的產品價值,並以最小土地面積生產最大量的糧食(最少成本創造最大價值),是解決台灣在地糧食供給的一項有效方案。

有色雞、閹雞等通稱為土雞,須飼養3個多月方能長成,患病率較白肉雞為高。

三、 同場加映:快讀產蛋家禽福利

I. 蛋鴨的福利問題:平飼之50年不變

鴨的平飼的生產模式50年不變,顯未與時俱進,其須備有廣闊的土地與水池,造成土地、水資源浪費等諸多問題。

平飼(放牧亦然)生產模式中,動物無拘束地在沾染糞便或潮濕的土壤(或墊料)上踩踏,腳掌潰爛、受傷的機率大增,而籠飼者較無此弊害。這是投入人道飼養業者須正面考慮的要事。

有人認為鴨的格子籠生活空間不足,未來或可改為增加籠底面積、籠高的設計,改善其動物福利;如果人們仍無法接受(也無法接受籠飼),那麼台灣可能面臨糧食供應不足的問題,產量至少降為原來的三分之一;若認為非平飼、放牧不可,那麼消費者便要有因成本揚升而漲價的心理準備。

論及糧食生產的效率問題,假若台灣的飼料因國際情勢無法進口,依據目前台灣蛋的產能,僅能供應全台三日,台灣畜產業在每平方公里須飼養3,400餘隻家禽的負荷下(數十、甚至數百倍於其他國家),如何讓單位土地面積的產量持續提高,讓台灣人免於糧食供給短缺,又能與動物福利的追求取得平衡,是我們不得不正視的問題。

II. 蛋雞的福利問題:在地適合的飼養模式

小雞孵化後,送入一特殊設計的半自動機台,該設備符合國際動物福利標準,可依序完成剪喙、疫苗注射、性別區分,台灣某些人道飼養場也曾引進。其實,台灣人道飼養的技術並不輸國外,但能發展至如何程度,則完全依憑消費者對產品的要求而定。

格子籠飼:消費者的選擇?

台灣消費者最喜歡的蛋雞飼養模式為何?

答案是:格子籠飼,原因在於台灣有90%以上的蛋,產於格子籠內。

消費者普遍習於採購便宜的蛋,或許口中高喊支持動物福利,但在購買、吃食的當下,還是會選擇格子籠,以行動反對人道飼養!

平飼、放牧:關乎消費者之「願付價格」

平飼的動物飼養量約為格子籠飼的三分之一(是否平飼蛋價須上漲三倍?)

平飼訂有產蛋箱、棲架等設置規範,某些進階的地面設計,以架高網格取代墊料,糞便循網格空隙流洩,不沾染到雞腳,避免腳掌感染、受傷;動保團體曾抗議此地面設計,認為墊料方可滿足雞之天性,再度印證自然並不一定代表優質的動物福利。

放牧要求提供予動物更大的活動空間,單位面積上的飼養量更少,也許飼養量只剩原本的五或六分之一,價錢理應提升五至六倍,如前述動物福利推動的鐵三角:動物、生產者、消費者,其中若消費者嫌產品太貴,生產者就不會採行相應的飼養方式,而動物也無法享受這種生活方式。

動物、生產者、消費者的權益須達成某種平衡,亦即將消費者習慣、政府政策、產業結構、生產環境與動物福利等五大面向,同時納入考量、進而求取其中的平衡,選擇適當的飼養模式,方為切實可行的動物福利方案。

圖片由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供

豐富化籠飼:綜合動物福利水準表現最優

豐富化籠設置於空調室內房舍,籠中備有產蛋、爪耙、遊戲區等福利設施,生活空間亦較格子籠圍寬闊。

某些團體刻意將豐富化籠與格子籠混為一談,消費者似乎也厭惡籠子的囚禁意象,坊間甚至出現歐盟廢除豐富化籠飼的謠傳;其實,豐富化籠飼與平飼、放牧,並列為全球三大人道飼養系統,而且依據動物福利科學驗證,蛋雞在豐富化籠中的綜合福利水準表現最佳。

若格子籠飼宛如囚禁牢籠,放牧好比孩童於露天室外操場玩耍,平飼好比在室內遊玩,豐富籠則是在有空調、空間變化豐富、備有諸多遊樂器材的室內遊樂場,並非不人道的設計。

對比於格子籠,雞無論轉為平飼、放牧或豐富化籠,生活品質均可獲得改善。尤其考量台灣的畜牧條件,加之以人力成本、生產效率、飼養管理的便利性,「向上發展、蓋大樓」的豐富化籠確有其存在的必要,獨厚平飼、放牧,打壓豐富化籠飼,並不合理、也不必要,更何況就土地資源而言,平飼、放牧的發展有其瓶頸,約莫僅有15%的雞場有機會轉型為平飼、放牧。

若真心為雞好,而且有機會讓雞自格子籠移居、入住豐富化籠,為什麼要阻止牠呢?非籠飼倡議者有問過雞的意見嗎?畢竟目前全台灣目前尚有超過90%的雞住在格子籠裡。如果雞生活於格子籠,生活品質評比只有20分,於台灣土地有限、卻須飼養大量家禽的條件下,讓10%的雞入住100分的雞舍(平飼或放牧),80%的雞入住80分的雞舍(豐富化籠),全體雞的福利皆可獲得提升,消費者亦可依其喜好選擇產品(當然須得接受較高的蛋價),此不啻為真正為動物謀福利的有效方案。

四、 人道(友善)認證系統

市場上充斥各式各樣的商業語言,業者各自標榜其為人道、友善云云;若無畜產專業之第三公正單位,親臨生產現場、檢核其生產流程,實難取信於消費者。

市面上人道飼養的畜產品的售價較高,消費者付出高價的同時,期待知曉生產者確實施行人道飼養模式,認證便是其中一種溝通模式。

肉品生產福利

英國曾開發「捕蟲棒」,它能將蟲子捕於軟質蟲網,封閉網口,之後持棒至戶外,開啟封閉網口的開關,將蟲子放諸野外,不致造成傷害,該捕蟲棒要價約新台幣300元。「良心都有標價!」落實動物福利,須得付出成本。究其實,若國家不具經濟基礎,或消費者不肯花錢,相關議題很難順利推動。

一、 動物福利的發軔:「動物開心、食物美味」

回溯起初人類重視動物福利的脈絡,其實不是為了動物本身。今日歐洲國家的動物福利發展領先全球,也不是歐洲人特別有良心,而是因為他們非常懂得吃,歐洲人普遍瞭解優質食材的價值,並願意付出高價購買。

反觀臺灣人願意購買名牌包等看得見的奢侈品,卻較不重視吞食下肚的食物。為今之計,須讓消費者瞭解食物的生產過程,若消費者不理解生產者投入的價值,便不覺有支付較高價錢的必要;而消費者如何認識食物,則須仰賴食農教育者轉化生冷的知識,並宣揚符合科學精神的理念。如果我們只願花低價購買畜產品,怎能期待買到優質食材呢?

歐洲人重視食材品質,將食物分級出售,等級越高、售價越高,造就生產者願意在飼料、品種或飼養方式上思考如何精進,提高產品價值。此時,業者發現如果動物活得開心、或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例如:與同伴玩耍、生活空間增大、自然行為獲得滿足,該動物產出食物的風味、嫩度或品質,普遍有較好的表現。

「動物開心、食物美味」為一相對性的說法,亦即在品種、年齡、飼料、房舍、生產者等條件一致的狀況下,提升其生活品質,對比於未加提升者,牠所產出的蛋、肉較為美味。不同飼養場生產的食物,便無法依其美味程度,比較或檢驗其間動物福利的良窳。

當時歐洲業者發現於品種、飼料、飼養環境均獲改善之際,再提升動物福利的條件,其所產出的食材,確實獲得較好的銷售成績;時移日往,消費者便養成以動物福利好壞做為其購買食材標準的習慣,因為動物福利確實與食物美味有直接的關係。

業者彼此以其動物福利水準相互競爭,待其發展至一定程度,政府便立法規範人道飼養的標準,該國全體皆須遵守;此時他國畜產品欲進口至該國,便得符合此人道飼養標準,以維市場公平,無形之間成為一道貿易障礙。反之,若要求台灣的畜牧業也須遵守歐洲制定的人道飼養標準,對在地的生產者與消費者也不盡公平,而生產者與消費者不支持,動物也就無法享有可能的動物福利了!

二、 人道作業確保肉品品質

動物送往屠宰場的運送過程中,若運輸業者對牠施加鞭打、電擊,造成動物失重、骨折、瘀血、暴斃、緊迫、恐懼等問題,該動物產出的食材,價格迅即下滑,枉費生產者平日飼養動物的辛勞;因此,生產者便要求運輸業者妥善照料動物,業者也因而開發確保品質的運送作業流程,讓最終產品的價值不致墜落。台灣的肉品供應鏈在屠宰之前,尚須送至拍賣市場,尤須注意動物因前述不當處置而有肉質劣化的問題。

基於上述考量,在人道飼養之外,又發展出人道運送、人道拍賣、人道屠宰等作業流程,將動物痛苦、恐懼降至最低,目的在維持肉品品質,也才能保住售價不致下跌。

上述種種提升動物福利的人道作法,其實源自於人的生存與獲益,切記議題之推動,須思考是否能維繫人的利益,方能有效進行。

三、 人道運送

動物飼養長成之後,尚須經歷運送、拍賣、屠宰等程序,過程中動物福利的好壞,與產出肉質息息相關。

以豬肉為例,正常的豬肉,呈現粉紅色澤;若呈深紅或暗紅,意指該豬於屠宰前曾忍受虐待或緊迫(包含恐懼、環境過熱、過度運動)長達一小時以上;若受虐或緊迫維持10-15分鐘,則肉品色澤泛白,通稱「水漾肉」

某些國家運送禽畜,常有綑綁、束縛、擁擠的怪現象,數十年前的台灣,也曾走過這樣的歷程。其實,此類運送作法容易造成動物耗損、屠體品質下降、甚或有暴斃死亡的後果,那為何這些國家依然故我?原因在於:該國未禁止死亡禽畜的買賣;今日台灣明文規定,基於食品衛生考量,經屠宰場處置的動物方能進入市場販售,因疫病、意外死亡的動物,未經屠宰場,不得非法販售。

如果未經屠宰場的死亡動物仍可於市場流通,那麼業者便無須投資改善運送流程。換言之,消費者購買死豬肉的行為,將直接影響動物運送品質,也導致運送過程中動物的受虐或緊迫。

I. 運輸車輛

今日台灣人重視食品安全,兼及動物運送的品質。

驅趕動物上下車、或進入相關處所,對於驅趕方式、走道設計等,皆需依憑動物習性為之,盡量減少過程中動物的恐懼。

運豬車

運豬車須加裝防曬網等遮陽設施,並規範動物裝載密度,業者亦發現經由加裝防曬網的運輸車,動物健康狀況良好,暴斃、死亡機率下降,故而願意從事提升運送品質的改善作業。

過往台灣豬外銷日本,曾實施肉品分級,好肉賣往日本,其餘留在台灣,因為當時台灣消費者較不重視肉質;今日台灣豬雖不再外銷,但消費者已日漸在意肉質好壞,消費者越重視、越懂肉質,也願意付出較高的價錢購買優質肉品,業者便越加提升過程中保護動物的相關措施,也直接影響動物福利。

運牛車

須設計適當圍欄,避免運送過程因急煞而跌倒、衝撞,牛身型龐大,跌倒後可能無法自行站立;此外,車體地板鋪有軟墊,讓牛能站立穩當。

運羊車

亦須設計適當圍欄,預防動物跌倒。

運雞車

空間設計上須讓每隻雞有足夠空間蹲坐休息,不可讓動物彼此交疊,籠間須留有空氣流通的空間。

雞容易暴斃,故須極度重視其運送品質與動物福利,每隻動物都是業者的財產,他不會睜眼看財產損失而不做任何處置。

圖片由彭正宇提供

運鵝、運鴨車

須以竹編圓簍載運,鵝的身軀易因碰撞而瘀血,影響賣相,故須以軟質竹簍為之;運鴨車於出發前,為動物灑水降溫。

II. 禽畜繫留:維護肉質的必要停留

禽畜進入拍賣場或屠宰場之前,須於停留於繫留區內一段時間。

豬、牛、羊將入住繫留欄內,目的是讓動物躺臥休息、喝水解渴、風扇吹拂、灑水降溫;鴨亦須驅趕下車、入住繫留欄,讓牠休息、遮陽、喝水;雞則需停留於原車原籠內(因雞無法有效驅趕),提供遮蔭、風扇吹拂的環境,籠與籠間可拉開距離確保通風,此外亦須備有移動式升降台,讓一籠子一籠的雞能平穩的下車。

令動物繫留、休息的目的並非源自動物福利的主張,其實在於維護肉質,因此,無論為了動物或為了人的利益,業者都應善待動物,至於善待的程度,則由業者能力、以及消費者所能接受的售價而定。

四、 人道拍賣

台灣人普遍仍有食用溫體肉的習慣,因此肉品市場必須設有活豬拍賣,該流程對豬的福利有損無益。

豬載運至肉品市場,首先驅趕下車、進入「前繫留區」休息;之後進入「調節區」為豬打印、秤重;再入「拍賣區」,令動物走秀、供承銷人出價競標;其後在「後繫留區」為豬身打印、刺青,註明得標買主的資訊,並讓動物休息;最後由買主載運離開拍賣市場。

I. 豬的人道驅趕

人道拍賣的關鍵在於動物的「人道驅趕」。

拍賣流程中豬在不同區域之間移動,須有工作人員執行驅趕任務,確保豬乖乖聽話、好好走路、依序往目標區前進。雖訂有溫和、不暴力、不使用電擊棒等原則,但動物是活的,加之以工作人員心急、趕時間,驅趕動物有時還真不容易。

因此,針對運送、拍賣、屠宰過程中的人道驅趕,廖博曾主持訓練課程,包辦教材、授課與實作訓練,協助建立證照制度。其中必須運用動物習性的知識,更新走道設計,甚至為落實推廣,須得實地操作取信於現場從業人員,讓他們體認比起三、五隻電集棒齊發、此起彼落的吆喝聲,符合動物習性的人道方式,驅趕速度確實要快上3-5倍,證實該做法不僅對動物好,而且能提升其工作效率。

全國規模最大的新北市肉品市場,曾深受「事故豬」賠償的困擾,豬若於該場發生意外,導致豬跛腳、過喘而無法走路,拍賣場必須賠償每頭事故豬600元,長年累積下來賠償金額頗為可觀,廖博為每道程序提出改善建議,並為其人員逐一施行人道驅趕訓練;改善後,該場每年的事故豬賠償金額平均減少600餘萬元,亦即每年減少了一萬多頭的事故損失,基於減少損失、確保獲利,肉品市場自然願意投入改善,大力推動人道作法。因此,考量生產者(同理,消費者亦然)的利益,確實是動物福利議題推動的重要關鍵。

台灣人心中仍有「溫體肉最新鮮」的觀念,習慣購買溫體肉回家、放入冰箱冷藏;如果買回家後需要冷藏,為何自豬屠宰、直至市場肉攤的過程(可能長達14小時)無需冷藏呢?事實上,未冷藏的屠體易滋生細菌,有礙食品衛生,若國人能接受肉品冷鏈,活豬拍賣引發的動物福利爭議便能休止。此為消費者需求直接影響動物福利的另一事例。

II. 家禽的人道驅趕

家禽驅趕,不宜對牠做出打、抓、踢、丟等動作,如果做了,容易造成屠體損傷(包含瘀血),導致售價下跌。國外的禽肉飲食習慣以燒烤、油炸為主,較不在意屠體損傷;然而,台灣人喜好白斬料理,屠體損傷影響賣相,業者為避免損失,驅趕家禽的技術優於國外,其來有自。

國外曾發展移動式自動抓雞設備,用以取代人力驅趕作業,它以軟質滾筒帶起動物、導入輸送帶、移往目標區域,該設備適用於雞體型一致的大規模牧場,最好數家牧場共用一台設備,方才符合成本效益。

五、 人道屠宰

人道屠宰的重點除了前述的人道驅趕之外,尚有「動物保定」、「人道致昏」。

I. 動物保定

屠宰前須為動物保定,確保動物固定不動,以利後續進行有效致昏,不同動物須設計各自不同的保定設備。

如何讓動物走近保定設備,確實有許多訣竅,此關乎於動物習性的瞭解;若不然,常可見毒打、電擊等殘酷手段。保定過程須依憑動物習性,將動物的恐懼降至最低,同步也減少待屠動物的損傷、確保業者的利益,亦即結合動物福利與業者利益,人道作法方可順利推動。

家禽致昏前的吊掛作業,須掌握吊掛動作溫和、並將雙腳同時掛載等原則;其次,於動物身後擺置安撫墊,避免牠因害怕墜落而掙扎,另須保持吊掛動物之間距,以免翅膀拍擊觸動其他動物。

身形尺寸雷同的禽類屠宰,如白肉雞,於致昏後可使用電動放血刀;土雞身形大小差異很大,須採人工放血的方式。

II. 人道致昏

動物致昏與神經傳導速度

動物致昏,主要在破壞動物的神經感受機能,假設動物神經傳導速度為1,那麼撞擊法破壞神經的速度為100,電擊法的速度則為10。無論撞擊或電擊,其速度皆比神經傳導為快,亦即動物還來不及感受痛苦便已失去知覺。

以豬為例,對豬的頭部施行撞擊或電擊的致昏動作,牠的感覺傳導時間為0.15秒,亦即動作發生後0.15秒,豬才感受到此外在施予的動作,而撞擊或電擊的速度快,短於0.15秒便已完成,豬還來不及反應便已然失去意識。

網路文章常描述豬受電擊致昏時,感受「一陣刺痛」後才失去知覺;其實,基於前述理則,豬的刺痛感並不存在。

若撞擊速度或電擊電壓、電流、頻率設定,符合人道致昏的規範,動物不會覺察到電擊或撞擊,牠還來不及感覺便已昏迷,此時須把握時間,確保動物於昏迷狀態進行放血。

電擊、撞擊致昏

豬的電擊致昏施作位置,在豬頭部的眼、耳之間,目標器官為腦部,人員以手動式電擊槍,於活動欄內對豬施作,或有同時電擊頭部與心臟的作法。羊亦採用類似原則實施電擊致昏。

撞擊致昏的施作位置,豬、牛、羊略有差異,目標器官均為腦部,撞擊位置偏差將影響動物昏迷的程度。牛的致昏作業使用火藥撞擊槍,子彈擊發直接破壞腦部;豬則使用氣動撞擊槍;家禽大部分搭配專利設計之水浴槽,採用電擊致昏方式為之,少部分業者採氣體致昏(詳見後段描述)。

氣體致昏

國外另有氣體致昏的作法,但此法較不適合台灣畜產業的現況,原因在於國人偏愛溫體肉,業者須以地區性小型畜牧場的經營模式才能應付市場需求,而使用氣體致昏,通常需數萬頭動物一起進行批次施作,方才符合造價昂貴的設備成本。例如:丹麥全國僅設有10家屠宰場(全台各縣市均設有屠宰場),可為大批量的豬進行氣體致昏。此外,氣體致昏動物的內臟,顏色偏紅,台灣消費者尚無法接受,此又為消費者喜好決定人道施作方法的實例。

氣體致昏不適用於台灣畜產業現況,但仍有其他諸如前述之電昏、撞擊的替代人道作法,無須全然模仿國外,開發適合在地環境者,方為上策。

動物致昏的判斷依據

動物是否昏迷,可由儀器偵測動物腦波確認;而業界搭配腦波偵測的數據,開發國際通用、供現場實作之簡易判別法則,細述如下:

首先,碰觸動物眼部,須無眨眼反應;其次,家畜舌頭軟垂於口腔外,不再有收回口腔的動作;其他尚有動物不起身站立、不抬頭等判斷依據。家禽則以眼不眨、翅膀收緊為判斷依據。

動物電擊致昏後,常有四肢亂踢、掙扎、抽搐的表現,部分人士直指該操作極為殘酷,甚至指責動物還會動、尚未失去意識便揮刀、放血。此為無稽之談!動物腦部遭電擊破壞,出現如前述之癲癇反應,此為動物正常生理現象,將動物順利電擊致昏,反而會有此反應。此處重申動物福利須服膺科學理則,回頭叩問動物的意見,亦即觀察動物的生理、心理回饋,並非動輒訴諸個人情感、狂發聳人聽聞的言論。

去除雞肉黑斑的最佳化電擊致昏條件

若家禽未有效電擊致昏,現場操作人員或有踢、打等粗暴行為,阻止牠胡亂拍打,此時家禽身體將四處出現瘀血,不僅動物受苦,也必然造成業者損失。

針對雞肉常出現黑色斑點,網路文章聲稱此為電宰前動物過於緊迫、或電擊造成動物疼痛的表徵。此為謬論!如前所述,電擊不會讓動物有任何感覺。

此外,國外飲食多以烤雞、炸雞為主,電擊動物時,無須特別重視電壓、電流、頻率對肉質的影響,過度電擊造成的肌肉出血,呈現多重分佈的出血點,在烤、炸料理的食物中,不易被發覺,消費者也較不以為意,而肌肉出血仍符合人道要求,因為雞已致昏,不會有任何痛覺。

然而,台灣飲食多有白斬料理,而且消費者在意肉品上的斑點瑕疵,故而無法仿效國外運作,須得開發新設備,最佳化致昏電擊的條件,該設備已取得專利,並廣泛使用於台灣各地的屠宰場。

圖片由彭正宇提供

「受人勸德,謙讓止善」:動物福利推動理則

畜牧專業團隊為人道飼養、運送、拍賣、屠宰程序,因應台灣現狀發展一系列改善方案,須得同時滿足動物福利鐵三角:動物、生產者、消費者的需要,並接受此三大面向的檢驗,方能有效、持續的向前推動。

論及推動人道畜產成功的關鍵,論語中有一段故事:「子路受人以勸德,子貢謙讓而止善」,很適合說明其中原委。

孔子眾多學生之中,子路莽撞常常挨罵,而子貢是成功的生意人,廣受好評。

當時魯國國君頒佈一道獎勵方案,目的在於贖回戰亂散落於外、淪為奴隸的人民,同時該方案備有獎金給協助國人返鄉的善心人士。子貢事業有成,經常往來各地,某日他贖回一大群國人,浩浩蕩蕩返回魯國,全國人民為其歡呼,國君也按例提供獎勵金,此時子貢表示:救人為本分之事,故而謝絕賞金,並贏得德性高超的美名;孔子得知後,召來子貢大為訓斥,他強調德性高者不為賞金,但尋常百姓救人,或許需要賞金以為鼓勵,如果大家因為子貢不收錢也不敢收,導致怠於營救流落在外的國人,如此將大大縮減營救人民的力度與廣度。

畫面切換至子路,某日他救助一位溺水孩童,孩童父母餽贈壯牛一頭做為答謝,他牽牛回家,一路上驕稱自己英勇救人的事蹟,此時大家都指責子路施恩望報,只有孔子稱讚他,並進一步說明:正是要讓民眾知道救人有好處,才能鼓舞民眾起身行動、甘冒風險拯救落難之人。

德性高尚者,自然會救人於水火;但為了讓一般人也能投身救援,是否該當降低標準,提供獎勵,鼓勵全民從事,如此才能順利推廣救人善舉。

廖博有言:「外披現實人皮,實含高尚神性」,身為人不可忽略人性的因素,掌握人性、推動人道畜產的過程中,其實已彰顯高尚神性。

投入人道畜產的專家、業者,讓動物福利獲得改善,但是外人看來卻像在謀取金錢。無妨!正因為投入有利可圖,才會讓更多業者加入人道畜產的行列,也讓更多動物享有優質生活。

如果只談如何對動物好,避談生產者、消費者利益,那麼該議題終將無法順利推動。

食農教育的其中一項目的在於聲援在地農業,滿足國人的糧食需求,提供優質的農、畜產品;此時也須注重農民的收益、消費者的需求,並配合前述為動物謀福利的相關舉措,平衡鐵三角各方利益,方能有成。

(文章整理自2022.05.02廖震元博士線上講座內容,刊頭圖片由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供)

返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