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 the fork》紀錄片解析之四

農場第一線工作人員與投身農業的青年,面對動物走向生命終點的關口,不免油生不安、不忍的內心掙扎;另一方面,除了動物為人類生產食物,尚有植物或其他替代食物的選擇,端視人們是否願意改變飲食習慣。

植物食材餐廳 EAT Füd:
改變飲食方式的嘗試

帕波拉導演的鏡頭帶著我們走訪各式各樣的農場,場主基於不同的背景或思考,以不同的經營手法,飼養雞、豬、牛等動物,無論是否重視動物福利,無論採取何種對待動物的方式,農場總是利用動物的蛋、奶、肉,為人們生產美味食物,因而展開了多重的、以動物為素材的食物光譜。

跳脫上述動物素材的食物光譜,是否還有其他選擇呢?

美國人道協會總裁韋恩•帕塞爾(Wayne Pacelle)指出:「藉由攝取植物素材的食物,以及遵循更加人道、永續的飼養法則,我們能以更好的方式餵養人類社會」;此外,他重申協會無法容許那些囚禁動物的工廠化農場持續為人們生產食物。

有關帕塞爾提及「植物素材的食物」、或者肉品替代(meat alternative)的餐廳或商店,在巡迴拍攝的旅程中,導演發現在密蘇里州並不難尋得。他走進「吃食(EAT Füd)」餐廳,身兼食譜創作主廚的店長──海蒂•凡珮特蓓樂(Heidi VanPelt-Belle)為顧客介紹餐廳中的必點招牌「菠蘿蜜燒烤三明治(Jackfruit BBQ Sandwich)」,那是份量超大的人氣食品,其中使用多樣、豐富的食材。(https://www.eatfud.com/about-fud

麗莎(導演妻子、素食主義者)說:「這麼大份量,真的很怪,沒辦法一次吃完ㄟ!」店長自豪地說:「美味可以克服這種怪異感」。

平日無肉不歡的導演一邊享用這大號三明治,一邊連聲讚嘆:「果真是排名第一的素食餐廳啊!如果肉品替代食物都這麼好吃又豐盛,那我可以……,完全沒問題哦!」

馬克•畢特曼(Mark Bittman,前紐約時報專欄作家)表示:「強迫自己吃更多的植物,其實並不容易;或許可以從改變自己的飲食方式著手,例如:晨起至晚上六點之間只吃植物素材食物,並在晚上六點確認是否完成」。每個人都可以為動物設想,並基於自己的理念,創造自己的飲食方式。

加州 貝爾坎普農場:
農場員工與動物的情感交流

加州的貝爾坎普農場(Belcampo Farms)以生產肉品為主,並聲稱自動物出生到結束,所有過程均值得消費者信賴,並以「氣候正效益」(Climate Positive,盡可能減少碳排放,以期對氣候變遷帶來正向的效益)、人道飼養、生產高品質肉品為標竿,落實農場再生農業(Regenerative Agriculture)的目標。(https://belcampo.com/pages/our-farms

農場以肉品為主力產品,並定期在農場舉辦活動,與民眾分享畜牧知識、飼養農法、屠宰方式,以及最終如何烹調、烤製完美的肉食,體現食農教育的基本精神。然而,場主馬克•克勒福(Mark Klever)受訪時,表明他十分尊重素食主義者,也能體會他們不吃肉的思考與行動;而做為農場經營者,他要求農場員工都能有意識地體認眼前動物的處境與際遇。

克勒福對導演說明:「你可以十分靠近農場飼養的牛,當你走近,牠們也會主動靠上來,因為牠們已長時間與農場員工建立信任感」;而與農場的牛建立正向的信賴關係,源自動物防衛掠食者(predator)的自然行為,所以每當有人走近,牠們必然會專注、緊盯。

農場員工艾伊蜜•丹(Aimee Danch)表示:「牛是有情感的」,牠們會對人的肢體動作做出回應,雖然在這廣闊的平野上掌控動物並非易事。她每天面對母牛的繁殖、小牛的飼育工作,期許能完善照料牠們,給予牠們最好的生活,直至牠們生命終了,並非僅向牠們索求、獲取食物而已。

農場動物的一生,「從誕生到收成(from birth to harvest)」。

丹以「收成」的字眼描述那些即將被驅趕上車,運送至屠宰場的動物;農場設計特殊欄柵與多重柵門,在非高度受迫的狀態下,導引動物從一處欄柵進入下一處欄柵,最終進入載運的車廂。而她清楚知道這些作為是要殺了牠們,吃食牠們的肉身;諷刺的是,她為動物建構農舍,還與牠們共處2年半至3年的時間;為此,她常陷入暗黑的情緒,懷疑自己是否為動物做了生死的判決,尤其在屠宰前,與動物眼神交會的瞬間。

在同一個驅趕動物上車的現場,另一位農場員工凱嵐•胡佛(Kylan Hoover)也表明,這是很嚴肅的事業,為了人的營養攝取與經濟利益,眼前這些動物,即將面臨死亡。場主克勒福也淡淡地說:「隨著年齡增長,更難於面對如此取走動物生命的情事」。

農場第一線人員的想法,值得我們進一步地瞭解與思索。

威斯康辛州 藍帶家畜拍賣市集

有別於先前造訪的諸多農場,導演來到威斯康辛州,參加由州政府與「藍帶銷售冠軍基金會」(Blue Ribbon Sale of Champions Foundation)共同主辦的「藍帶家畜拍賣活動」(Governor’s Blue Ribbon Livestock Auction)。該活動近半世紀以來持續支持威州青年協會(Wisconsin Youth,該團體提供學校教育以外的多元課程)的理念,致力於鼓勵青年投入農業,所以活動當中,無論在動物繫留區、動物走秀區,以及拍賣展示台,皆可見青年男女與自家培育的牛、羊、豬、雞等動物的親密互動;當然拍賣展示活動最終,會對展示台上的動物進行評比、拍賣、議價。

參與拍賣活動的青年蒙塔拿•可藍(Montana Klahn)娓娓敘說她平日如何照顧身邊這頭杜洛克豬,如何享受與牠歡樂互動,就像與狗的相處一樣,十分親密;但談到為何不為這緊密相處的動物取名時,他支支吾吾地說:「因為牠就要參與走秀……,即將與牠道別,感覺有點捨不得。」

另一位參賽女孩──吉娜•撒爾薩(Jena Saalsaa)也與她的豬有親密互動,她可藉由撫觸豬的身軀,讓牠們冷靜、安定下來;她強調人加之於豬的動作,對豬而言都有一定的意義,或許只是人不能確切掌握而已,而對每隻豬而言,必然有獨特的、能讓牠們穩定的方法。此外,她會依照豬的特殊習性或喜好,為動物取名,甚至某些名字之間還會押韻,她熱情地為導演解說其間的喜悅之情。

雖然,撒爾薩平日與動物之間有著良好的關係,也致力於找尋更好的作法,並不會將牠們僅僅視為供人利用的動物;但每當要送牠們上載運車,最後一次餵牠們吃飯,都會是無比困難的時刻,「那裏將有人會傷害牠們,牠們會不習慣,因為我們不會這麼對待牠們……」。話鋒至此,女孩眼中已噙滿淚水。

食農教育,鼓勵人們了解食物的來源,甚至鼓勵青年投入農業,親自生產人類的食物,此皆為十分正面、且須積極從事的事務;但面對動物生命終結的當口,也許,我們都應該再緩一緩、再多想一回。

挑戰自己的飲食習慣

導演帕波拉自承在拍攝《At the fork》紀錄片之前,有意無意、選擇性地忽略人們飼養動物做為食物這個事實,然而這趟農場巡迴拍攝下來,他有機會造訪農場,親身接觸動物,首次真心覺得為自己餐食做選擇、下決定的重要性,動物「值得人們關注,因為牠們的生命掌握在我們手裡」。

因此,我們面臨的問題在於:人們的選擇將直接衝擊那些無辜的動物,那麼我們該做如何的選擇呢?

審視動物成為食物的過程,它存在著非必須、且經常性的動物受苦情事,或許人們可以視而不見,但假若願意正視此事,那麼選擇替代性食物便成為一可能的作法。農場動物庇護所「動物寓所(Animal Place Sanctuary)」執行董事──芩•史特拉(Kim Sturla)表示,相較於妄自決定動物生命的存續,對她來說,超市有無數健康、美味的「替代食物」。

對於理念型的農場經營者而言,關切動物、重視食物的來源與製造過程,其實是文明轉化的一大跨步,期許藉此能提升自由、憐憫、生活品質與共享世界等願景;此外,他們也深知落實上述理念、包括動物福利的提升,仍屬「小眾文化」(Micro-culture),過程無比艱辛,他們將終其一生投身於此,甚或子女也願意接棒,矢志提供動物應得的美好生活。

數千年來,人類的生活緊貼季節變換的律動,且與動物之間保有緊密的鏈結,直至近一個世紀,才有翻天覆地的改變;如今我們發展並運用新科技,試圖重建如同原初的人、動物與環境的和諧關係,而與此同時,人在相應的道德觀念上也必然面臨挑戰。

如果您能體察動物受苦的生命,並且願意在食物的選擇上,挑戰自我,帕波拉邀請您參考「減量(Reduce)、拒絕(Refuse)、替代(Replace)」的「3R原則」,在倚著餐桌、手持刀叉匙箸之時,對於動物素材或輕忽動物福利的食物,適度作出減量或拒絕的選擇,甚或選擇替代性食品(可能是重視動物福利的蛋奶肉、或是植物素材食物),挑戰自己的飲食習慣。

(感謝高雄市動物保護處提供文首圖片)

返回頂端